A. | ![]() 圖中,細胞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因基因片段的交換而存在交叉現象 | |
B. | ![]() 圖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移向細胞兩極,導致染色體組加倍 | |
C. | ![]() 圖中,核膜重新形成,但染色體不再復制 | |
D. | ![]() 圖中,著絲粒分裂,紡錘體消失 |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
A圖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配對并將形成四分體;
B圖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且有同源染色體,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C圖表示減數二次分裂末期;
D圖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分離,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A、據圖分析已知,A圖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細胞的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能發生交叉互換,A錯誤;
B、B圖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且有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變,B錯誤;
C、C圖表示減數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的子細胞不在分裂,所以染色體不在復制,C正確;
D、D圖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分離,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著絲點的分裂,染色單體消失,而紡錘體在末期消失,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鷹潭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春•余江縣校級期中)有關如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b表示間期DNA復制
B.c→d可表示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C.如果表示有絲分裂全過程,則b→c表示前、中、后、末期
D.de段可表示有絲分裂末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鷹潭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天水校級期末)宋代蘇軾在《格物粗談•果品》中記載“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并無澀味”.上述敘述中“得氣即發”的“氣”是指(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乙烯 D.吲哚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種群演替 | 灌草叢 | 針葉林 | 針闊葉混交林 | 季風常綠闊葉林 | |
群落垂直結構層數 | 2 | 3 | 4 | 5 | |
葉面積指數 | 2.48 | 6.61 | 11.28 | 17.76 | |
光能漏射率(%) | 62.2 | 44.7 | 3.3 | 1.1 | |
生產量 | 總初級生產量(t•hm-2•a-1) | 17.43 | 55.50 | 116.61 | 150.81 |
凈初級產量(t•hm-2•a-1) | 1.50 | 14.52 | 23.88 | 26.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G1期 | S期 | G2期 | M期 | |
A組(沒加物質X) | 57 | 14 | 13 | 16 |
B組(加入物質X) | 17 | 12 | 11 | 60 |
A. | 在M期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中心體 | |
B. | 物質X最可能作用于細胞周期中的G1期 | |
C. | 選取A組中某個細胞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整個分裂過程 | |
D. | 如果B組實驗后再加入DNA復制抑制劑,則M期的細胞比例可能大于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4秋•三亞校級期中)以下是生物體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物質G為 ,從 C的層次闡述G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
(2)E在動物細胞中是指 ,主要存在動物的哪些部位 .
(3)D是 ,組成D的基本元素是 .
(4)物質B為 ,物質F為 ,相同質量的E和F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較多的是 (填字母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