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余江縣校級期中)有關如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b表示間期DNA復制
B.c→d可表示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C.如果表示有絲分裂全過程,則b→c表示前、中、后、末期
D.de段可表示有絲分裂末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④、⑤、⑥所需的原料分別為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 |
B. | 圖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有3個通常發生在正常細胞中,有3個病毒的特殊傳遞,也有未知傳遞(可能不會發生) | |
C. | 以RNA為模板的RNA復制酶催化下合成RNA分子,這肯定了RNA向DNA逆轉錄的存在 | |
D. | 除過程①外,正常細胞的核內進行的另一個過程是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能完成反射活動 | |
B. | 神經細胞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的濃度低于外側 | |
C. | 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后,突觸后膜的電位不一定是外負內正 | |
D. | 腦中的高級中樞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級中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鷹潭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湖南一模)在自然界中,生物變異處處發生.下面是幾個變異的例子:
①動物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為不死性的癌細胞;
②雜合體(Rr)的紅花豌豆植株,產生了基因型為rr的白花植株后代;
③R型活細菌與S型細菌的DNA混合后轉化為S型活細菌;
④某同卵雙胞胎兄弟,哥哥長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長期在室內工作,哥哥與弟弟相比臉色較黑.
上述四種變異的來源依次是( )
A.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環境改變
B.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環境改變
C.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
D.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環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圖中,細胞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因基因片段的交換而存在交叉現象 | |
B. | ![]() 圖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移向細胞兩極,導致染色體組加倍 | |
C. | ![]() 圖中,核膜重新形成,但染色體不再復制 | |
D. | ![]() 圖中,著絲粒分裂,紡錘體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樹皮 | 樹葉 | 枝條 | 種子 | |
野生植株 | 0.01777 | 0.00946 | 0.01280 | 0.01406 |
人工栽培植株 | 0.01483 | 0.00102 | 0.00193 | 0.01256 |
實驗 組別 | 培養基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組合與水平 | 外植體 | ||
樹皮 | 樹葉 | 頂端分生組織 | ||
1 | 2mg/L 2,4-D | 0.000 | 0.000 | 0.001 |
2 | 2mg/L 2,4-D+0.5mg/L NAA | 0.000 | 0.002 | 0.002 |
3 | 2mg/L 2,4-D+0.5mg/L KT | 0.004 | 0.027 | 0.004 |
4 | 1.5mg/L 2,4-D+0.5mg/L KT | 0.000 | 0.012 | 0.009 |
5 | 0.5mg/L 2,4-D+1mg/L NAA+0.5mg/L KT | 0.000 | 0.027 | 0.0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