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基因突變指的是DNA分子的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
根據題意分析:抗旱性和多顆粒屬顯性,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說明兩對等位基因在遺傳過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設抗旱基因用A表示,多顆;蛴肂表示.則純合的旱敏型多顆粒植株與純合的抗旱性少顆粒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子一代基因型為AaBb,據此答題.
解答 解:(1)據圖推測,r基因突變為R基因時,導致①處突變的原因是發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導致②處突變的原因是發生了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研究發現,蛋白R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大于蛋白r,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質合成延遲終止,進一步研究發現與抗旱有關的代謝產物主要是糖類,該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狀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由題意知,抗旱性和多顆粒屬顯性,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說明兩對等位基因在遺傳過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設抗旱基因用A表示,多顆;蛴肂表示.
①純合的旱敏型多顆粒植株與純合的抗旱性少顆粒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子一代基因型為AaBb,則F2中抗旱多顆粒(A_B_)植株中,雙雜合子(AaBb)所占比例是$\frac{2}{3}$×$\frac{2}{3}$=$\frac{4}{9}$.
②子二代的抗旱與旱敏感型植物的比例是3:1,拔掉旱敏感型植物后,AA:Aa=1:2,子二代抗旱植株自交,從理論上講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frac{2}{3}$×$\frac{1}{4}$=$\frac{1}{6}$.
(3)收集兩雜合子(抗旱少顆粒Rrdd和旱敏多顆粒rrDd)小麥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幼苗;給該幼苗噴灑秋水仙素得純合子,選出抗旱型少顆粒(RRdd)和旱敏型多顆粒(rrDD)的植株,使之雜交得到抗旱型多顆粒雜交種(RrDd).
故答案為:
(1)替換 增添或缺失 蛋白質合成延遲終止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frac{4}{9}$ $\frac{1}{6}$
(3)收集兩雜合子小麥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幼苗;給該幼苗噴灑秋水仙素得純合子,選出抗旱型少顆粒(RRdd)和旱敏型多顆粒(rrDD)的植株,使之雜交得到抗旱型多顆粒雜交種(RrDd)
點評 對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雜交育種、基因突變的概念、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途徑及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綜合理解應用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江蘇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中學“腐乳的制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加鹽主要是為了調節水分,利于毛霉生長
B.加料酒主要是為了滅菌,避免腐乳變質
C.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桿菌
D.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8}{9}$ | B. | $\frac{8}{16}$ | C. | $\frac{4}{16}$ | D. | $\frac{6}{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⑥⑦⑧過程可發生在動物細胞中,①過程可發生在原核細胞中 | |
B. | 發生①過程的細胞不一定是真核細胞,但一定要含有光合色素 | |
C. | 通常情況下,②過程發生在植物細胞中,⑥過程發生在人體的肝臟細胞和肌肉細胞中 | |
D. | ①③⑦過程都需要水的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的全部基因組成為AaBB | B. | 發生了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 ||
C. | 皮毛顏色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 D. | 發生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成分 (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機酸 | 蛋白質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個 | B. | 2個 | C. | 2-4個 | D. | 4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乙表示靶細胞,a表示信號分子 | |
B. | 動物細胞只能通過該方式完成信息交流 | |
C. | 圖中 b 表示細胞膜上的受體 | |
D. | 植物細胞通過胞間連絲完成信息交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內部變化,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 |
B. | 人類活動一定會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
C. | 群落演替一定是朝著物種多樣化、群落結構復雜化、生態功能完善化的方向發展 | |
D. | 群落演替有兩種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