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線粒體促凋亡蛋白(smac)是細胞中一種促進細胞凋亡的關鍵蛋白。在正常的細胞中,smac存在于線粒體中。當線粒體收到釋放這種蛋白質的信號時,就會將它釋放到線粒體外,然后smac與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應,促進細胞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smac從線粒體釋放時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
B.細胞癌變與smac從線粒體大量釋放有關 |
C.smac與IAPs使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編程性死亡,與環境無關 |
D.細胞凋亡時,相關基因活動加強,有利于個體的生長發育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某二倍體動物細胞減數分裂某時期的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動物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最多時為4條 |
B.基因A在1上,則在3的相同位置可能是基因A |
C.該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若1為Y染色體,則2為X染色體 |
D.該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桑園引入暴獵蝽后,桑毛蟲和暴獵蝽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引入暴獵蝽后,桑毛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減小 |
B.暴獵蝽與桑毛蟲之間為競爭關系 |
C.c點時,食物限制了暴獵蝽的數量增長 |
D.b點時,暴獵蝽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表示某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在其他條件不變且比較適宜時,分別在光照強度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產生量的變化。試判斷c條件下,產生ATP的場所(下圖中)有( )
A.1、2、3 | B.2、3、4、5 | C.1、5 | D.1、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變異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 |
B.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中,都會由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
C.一般來說,頻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境 |
D.基因重組過程中不能產生新的基因,只能產生新的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時間,用固定數量鳥網捕捉的方法,統計大山雀種群數量。連續10年內得到如下圖所示的曲線(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2—6年間大山雀種群的年齡組成都為衰退型 |
B.第4年的大山雀種群數量比開始時大 |
C.10年內,第6年的種群數量最小 |
D.第6-10年大山雀數量一直保持增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物質轉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若線粒體受損傷,會影響人的紅細胞吸收K+ |
B.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內滲透壓升高 |
C.海水中的海藻細胞可通過積累溶質防止質壁分離 |
D.胰島素的分泌需要耗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二倍體水稻的粳性與糯性是一對相對性狀,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藍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紅褐色。高莖粳稻與矮莖糯稻雜交,F1均為高莖粳稻。若用F1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F1的花粉粒用碘液處理,統計藍紫色與紅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
B.F1與矮莖糯稻雜交,統計后代高莖與矮莖植株的比例 |
C.F1自交,統計自交后代中高莖與矮莖植株的比例 |
D.將F1的花藥離體培養,統計植株上粳米和糯米的比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