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變異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 |
B.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中,都會由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
C.一般來說,頻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境 |
D.基因重組過程中不能產生新的基因,只能產生新的基因型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實驗測得甲、乙、丙三種植物的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的含量如下圖所示,有關論述錯誤的是( )
A.形成同等質量的種子,甲需要礦質元素的質量數最少 |
B.種子中有機物最終都來自光合作用 |
C.萌發時,三種種子中酶的種類、含量不同 |
D.同樣質量的三種種子在動物體內水解后丙形成的含氮物質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植物激素都是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有機物 |
B.細胞分裂素的產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
C.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影響可能不同 |
D.赤霉素和生長素都具有促進果實發育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獲得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比較①③⑤組的實驗結果可知昆蟲乙更適應高濕度環境 |
B.在溫度比較低的環境中,昆蟲甲的競爭能力大于昆蟲乙 |
C.昆蟲乙與昆蟲甲相比,昆蟲乙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更強 |
D.在高溫環境中,昆蟲甲通過突變會使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發現,線粒體促凋亡蛋白(smac)是細胞中一種促進細胞凋亡的關鍵蛋白。在正常的細胞中,smac存在于線粒體中。當線粒體收到釋放這種蛋白質的信號時,就會將它釋放到線粒體外,然后smac與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應,促進細胞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smac從線粒體釋放時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
B.細胞癌變與smac從線粒體大量釋放有關 |
C.smac與IAPs使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編程性死亡,與環境無關 |
D.細胞凋亡時,相關基因活動加強,有利于個體的生長發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1是某細胞部分結構模式圖。圖2是某一生物體內部分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變化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1所示的細胞是動物細胞 |
B.圖2中染色體變化,在癌細胞中可能出現的有a、c |
C.圖1結構③的基質中,[H]、O2結合形成水并釋放大量能量 |
D.若圖1細胞能合成、分泌蛋白質,則其部分過程包括:⑤→④→③→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BrdU能代替胸腺嘧啶脫氧核苷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若用姬姆薩染料染色,在染色單體中,DNA只有一條單鏈摻有BrdU則著色深;DNA的兩條單鏈都摻有BrdU則著色淺.將植物根尖分生組織放在含有BrdU的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取出根尖并用姬姆薩染料染色,用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的染色單體的顏色差異.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第一個分裂周期中,每條染色體的染色單體間均無顏色差異 |
B.在第二個分裂周期的前期,每條染色體中有3條脫氧核苷酸鏈含有BrdU |
C.在第三個分裂周期的中期,細胞中有1/4染色體的染色單體間出現顏色差異 |
D.此實驗可用于驗證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在發展的過程中生物總能量(A)和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B)的變化,下面是據圖得出的幾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第10~20年是該生態系統向營養結構復雜化發展的時期
B.該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30~40年比20~30年期間強
C.從a點開始,曲線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數量不斷增加
D.該生態系統在40~60年期間的生物種類比60~80年期間要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動作電位傳導的示意圖。
下列敘述的正確的是 ( )
A.軸突膜處于②狀態時,鉀離子通道關閉,鈉離子通道大量開放。 |
B.處于③與④之間的軸突膜,由于鈉離子通道大量開放,膜外鈉離子大量涌入膜內。 |
C.軸突膜外側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 |
D.a處只有在興奮傳到后才能合成神經遞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