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圖示,a表示培養洋蔥根尖,b表示解離,c表示漂洗,d表示染色,e表示制片,f表示壓片,g表示觀察.
2、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實驗:
①解離: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點取根,因此時間是洋蔥根尖有絲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氫溶液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3-5min.
②漂洗:待根尖酥軟后,用鑷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min.
③染色:把洋蔥根尖放進盛有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的培養皿中,染色3-5min.
④制片:取一干凈載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將染色的根尖用鑷子取出,放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鑷子尖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再加一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壓載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載玻片,既制成裝片.
⑤觀察:
a、低倍鏡觀察把制成的洋蔥根尖裝片先放在低倍鏡下觀察,要求找到分生區的細胞,它的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
b、高倍鏡觀察找到分生區的細胞后,把低倍鏡移走,直接換上高倍鏡,用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把視野調整的既清晰又較亮,直到看清細胞物象為止.仔細觀察,找到處于有絲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間期的細胞.
解答 解:(1)由圖分析已知b過程叫解離,需要15%的HCl和95%的酒精作解離液,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分離開來.
(2)由圖分析已知c過程叫漂洗,待根尖酥軟后,用鑷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min,其目的是防止堿性染料和鹽酸中和而失效;d過程表示染色,可用龍膽紫(醋酸洋紅或堿性染料)染色,主要目的是使染色體著色,便于觀察.
故答案為:
(1)解離 使組織中的細胞分離開來
(2)漂洗 防止堿性染料和鹽酸中和而失效 龍膽紫(醋酸洋紅或堿性染料)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 | |
B. | 當狼吃掉一只兔子時,就獲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 | |
C. |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機物,能量就從非生物環境流入生物群落 | |
D. | 當狼捕食兔子并同化為自身的有機物時,能量就從第一營養級流入第二營養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噬菌體 | 細菌 | |
核苷酸 | 32P標記 | 31P |
氨基酸 | 32S | 35S標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限制酶 | BamHⅠ | HindⅢ | EcoRⅠ | SmaⅠ |
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溫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強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時后CO2變化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莖的向光性實驗中,若測得莖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b點濃度,則背光-側的濃度應在bd之間 | |
B. | 植物幼嫩葉片中的色氨酸可轉變為生長素,成熟莖韌皮部中的生長素可以進行非極性運輸 | |
C. | 在右圖中,若c點表示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則ce段可表示最靠近頂芽的側芽中的生長素濃度 | |
D. | 豌豆幼莖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長素濃度的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