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淋巴細胞可以存在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 | |
B. | 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也可能成為抗原 | |
C.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體后會破壞T細胞 | |
D. | T細胞與B細胞需要遷移到胸腺中成熟 |
分析 1、抗原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做抗原.
2、艾滋病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HIV侵入人體,攻擊的主要對象是T淋巴細胞,病毒在寄主細胞內能逆轉錄形成病毒DNA并整合到染色體的DNA上,并能隨寄主細胞染色體的復制而復制,且不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所識別.
3、造血干細胞分化成淋巴細胞,其中在骨髓中成熟的是B淋巴細胞,在胸腺中成熟的是T淋巴細胞.
解答 解:A、淋巴細胞可以存在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A正確;
B、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也可能成為抗原,B正確;
C、HIV侵入人體,攻擊的主要對象是T淋巴細胞,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體后會破壞T細胞,C正確;
D、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識記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及功能,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合理解釋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生態系統提高了總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 |
B. | 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是蠅蛆和蚯蚓,促進了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循環使用 | |
C. | 合理使用農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產量 | |
D. | 該生態系統遵循了“物質循環再生”的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密度的變動受性比率的影響 | |
B. | 環境容納量代表種群的最大密度 | |
C. | 年齡結構可預測種群未來數量的變化 | |
D. | 出生率受種群的遺傳特性和環境的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生態系統 | |
B. | 長期的地理隔離最終可能導致生殖隔離 | |
C. | 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 |
D. | 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是否進行有氧運動 | 各項指標檢測的平均值 | |||
收縮壓(mmHg) | 舒張壓(mmHg) | 血栓素(pg/mL) | Apelin(ng/L) | ||
正常大鼠 | 否 | 106.25 | 88.50 | 1210.46 | 2.72 |
T2DN大鼠 | 否 | 134.00 | 112.25 | 1655.74 | 1.76 |
T2DN大鼠 | 是 | 121.38 | 97.25 | 1333.24 | 3.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甲和丙表示mRNA,乙和丁表示核糖體 | |
B. | 乙和丁的移動方向均為從右向左 | |
C. | 圖1和圖2所示過程均可發生在人體細胞中 | |
D. | 圖1和圖2所示過程使得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體內構成血紅蛋白、葉綠素、甲狀腺激素、動物骨骼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Mg、Ca、Fe
B.Fe、Mg、I、Ca
C.Fe、Ca、I、Mg
D.Mg、Fe、I、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