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種可以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主要有兩種方法:①注射疫苗;②注射抗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醫學上一般采用方法①預防一些傳染病 |
B.接種“甲型流感疫苗”能引起B淋巴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
C.方法②不能提供相應疾病的長期保護,只能保持短暫的免疫力 |
D.對易感者接種治愈者的血清進行預防的方法屬于主動免疫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現有兩種固體培養基,已知其配制時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這兩種培養基分別去分離土壤中的兩種微生物,你認為它們適于分離( )。
成分 | KH2PO4 | MgSO4· 7H2O | NaCl | CaSO4· 2H2O | CaCO3 | 葡萄 糖 | 純淀 粉 |
甲培養基 | 0.02 % | 0.02% | 0.02% | 0.01% | 0.5% | 0.5% | 2% |
乙培養基 | 0.02% | 0.02% | 0.02% | 0.01% | 0.5%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圖1裝置測量神經元的膜電位,測得的膜電位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①圖2顯示的是膜外電位變化②鈉離子大量內流發生在cd段
③a至b段為靜息電位④將刺激點移到X處,顯示的膜電位變化相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線粒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與電子傳遞有關的酶鑲嵌在內膜上 |
B.線粒體能合成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質 |
C.部分線粒體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擴散的載體 |
D.與檸檬酸循環有關的酶存在于基質和嵴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利用生化方法研究細胞內囊泡運輸及到達指定位置的分子機制,發現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識別并特異性結合后方可實現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論述錯誤的是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識別蛋白 |
B.細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結構有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等 |
C.囊泡和靶膜的識別并特異性結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選擇透性 |
D.上述分子機制說明準確的信息傳遞保證了細胞代謝的有序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所有高等植物的細胞在環境條件適宜時都可以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
B.提取葉綠體中色素時,用的試劑是95%的乙醇,原理是色素溶于有機溶劑 |
C.用高倍鏡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可以看到分裂期所占的時間較短 |
D.在適宜條件下,蛋白質與蛋白酶混合一段時間后,用蘇丹Ⅲ染液檢驗,出現橙黃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人胰島素的操作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催化過程②的酶是逆轉錄酶,過程③④⑤利用PCR技術 |
B.B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篩選含重組DNA的受體細胞 |
C.催化過程⑦的DNA連接酶的作用是促使堿基之間形成氫鍵 |
D.⑨過程一般是在液體培養基上進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某二倍體生物一個細胞分裂示意圖,圖中①~④代表染色體,英文字母代表基因,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該細胞處于減Ⅰ間期,染色體已完成復制 |
B.該細胞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的基因型是AaDd和Aadd |
C.該細胞有2個染色體組,有8個核DNA分子 |
D.該細胞的下一時期發生①、②、③、④的隨機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細胞(基因型BbTt)進行實驗的流程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基因重組發生在圖中②過程,線粒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等細胞器參與了③過程
B.該實驗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細胞的全能性、染色體變異、細胞增殖等
C.植株A、B為二倍體,發育起點不同,植株C屬于單倍體,其發育起點為配子
D.獲得植株B的育種方式優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植株B純合的概率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