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飽;播于貧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癟 | |
B. | 黃色飽滿粒與白色凹陷粒玉米雜交,F2中出現黃色凹陷粒與白色飽滿粒 | |
C. | 在野外的棕色獼猴種群中偶爾出現了白色獼猴 | |
D. | 小麥經減數分裂產生花粉 |
分析 選項A是由環境條件改變引起的不可遺傳的變異;選項B屬于基因重組;選項D是減數分裂;選項C是基因突變.
生物的變異分可遺傳變異和表可遺傳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
1.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
2.基因重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之間的自由組合;
3.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改變.
解答 解:A、是由于環境改變引起的,不是基因突變,A錯誤;
B、黃色飽滿粒與白色凹陷粒玉米雜交,F2中出現黃色凹陷粒與白色飽滿粒,這屬于基因重組,B錯誤;
C、在野外的棕色獼猴中出現了白色獼猴,屬于基因突變,C正確;
D、小麥經減數分裂產生花粉,屬于基因重組,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基因突變的特征的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轉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外源基因是植酸酶基因 | |
B. | 轉基因抗蟲水稻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了環境污染 | |
C. | 轉基因抗蟲水稻是否具有抗蟲性,可通過飼養卷葉螟進行檢測 | |
D. | 轉基因抗蟲水稻的外源基因是幾丁質酶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以高莖作為母本時,F1才均為高莖 | |
B. | 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產生配子的數量 | |
C. | 自交是鑒別和保留純合的高莖(顯性)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 |
D. | F1的表現型比為3:1的結果最能說明分離定律的實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分裂間期完成DNA的復制和染色體數目的加倍 | |
B. | 細胞分化導致基因選擇性表達 | |
C. | 細胞癌變后細胞周期延長,細胞凋亡后細胞周期變短 | |
D. | 衰老的細胞表現為細胞萎縮,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的體積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 |
B. |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模 | |
C. | 胰高血糖素能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提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 | |
D. | 細胞外液滲透壓的改變可影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植物的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進行非極性運輸 | |
B. |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影響不同 | |
C. | 頂端優勢現象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 |
D. | 果實發育所需的生長素主要來自頂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一物質進入不同細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進入肝臟細胞和骨骼肌細胞 | |
B. | 不同物質進入相同細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 | |
C. | 同一物質進入相同細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水分子進入某些具有水通道蛋白的細胞 | |
D. | 不同物質進入不同細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進入小腸上皮細胞和鈉離子進入神經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遺傳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 | |
B. | 若Ⅱ-1、Ⅲ-1和Ⅲ-5均為純合子,則Ⅴ-?為患者的概率是$\frac{1}{48}$ | |
C. | Ⅲ-3的致病基因只能來自Ⅰ-1和Ⅱ-3 | |
D. | Ⅱ-2、Ⅱ-3、Ⅱ-4、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frac{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素分子含有49個肽鍵,合成它的過程中減少的相對分子量為882 | |
B. | 胰島素分子只含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 | |
C. | 胰島素原需經過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島素 | |
D. | 沸水浴時肽鍵斷裂導致了胰島素的生物活性喪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