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甲圖中含有2個神經元的細胞體,圖示包含7個突觸.乙圖中的結構為突觸,包括①突觸前膜、突觸間隙、③突觸后膜,其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
解答 解:(1)分析圖示可知,甲圖中含有2個神經元的細胞體,圖乙中突觸間隙中的液體叫做組織液.
(2)刺激甲圖中AC點,均可引起肌肉收縮.刺激C點,D點不能興奮,故可檢測的膜電位是外正內負.
(3)乙圖的結構(突觸)保證了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方向是單向的,原因是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方向是單向的.
(4)由于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而神經遞質的釋放需要能量,所以乙圖標出的軸突中線粒體數量較多.
(5)已知①突觸前膜釋放的某種物質與②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產生興奮.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該種物質立即被分解.某種藥物可以阻止該物質的分解,這種藥物的即時效應是下一神經元(或②突觸后膜)持續興奮.
故答案為:
(1)2 組織液
(2)AC 外正內負
(3)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4)神經遞質的釋放需要能量
(5)特異性受體 持續興奮
點評 本題結合圖示,考查神經沖動的產生及傳導,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都能反復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B.固定化酶技術一次只能固定一種酶
C.某種固定化酶的優勢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生化反應
D.固定化技術常用的方法有包埋法、化學結合法、吸附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深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探索遺傳規律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該方法的基本內容是:在觀察與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證明假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2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不是偶然的”屬于孟德爾假說的內容
B.“豌豆在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種”屬于孟德爾假說的內容
C.“測交實驗”是對推理過程及結果進行的檢驗
D.“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屬于孟德爾的假說內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和RNA都能攜帶遺傳信息 | |
B. | 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核苷酸 | |
C. | DNA只分布在細胞核內,RNA只分布在細胞質中 | |
D. | RNA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鏈構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是生物生殖和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 |
B. | 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核心 | |
C. |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 |
D. | 突變、選擇和隔離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機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