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庫的上游,將廢棄農田和鹽堿地改造成大面積蘆葦濕地,通過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生活污水和農業生產對水源造成的污染問題,使水庫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蘆葦濕地構成了一個在物質和能量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
B.從廢棄的農田到蘆葦濕地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該過程體現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
C.濕地中生物種類多樣,可利用正反饋調節維持其結構和功能的穩定 |
D.大量種植蘆葦的原因是蘆葦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農業用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華南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采用試管動物技術進行人工繁殖,該技術包括的環節有①轉基因 ②核移植 ③體外受精 ④體細胞克隆 ⑤胚胎移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⑤ | D.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現代生物科技的應用中,不需要進行檢測與篩選的是
A.對植物的離體組織進行培養,大規模培育某優良品種 |
B.用雜交瘤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 |
C.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蘿卜—甘藍” |
D.將抗蟲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培育具有抗蟲特性的新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天鵝種群數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若不考慮遷入和遷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護區,改善其棲息環境,可使K值提高 |
B.對該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可以采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
C.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D.比較曲線Y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以下關于構建人工微生態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需要考慮不同營養級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 |
B.提供的生物應具有較強的生活能力 |
C.把人工微生態系統放在陽光直射環境中即可 |
D.達到穩定狀態的微生態系統內生物數量也是有變化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若黃雀的全部食物來自蟬和螳螂兩種動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則在該食物網中,當綠色植物能量增加G千焦時,黃雀獲得的能量最多增加 ( )
A.6G/125千焦 | B.3G/125千焦 |
C.G/50千焦 | D.G/550千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制作的小生態瓶,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該生態瓶的組成成分雖比較簡單,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結構 |
B.生態瓶中生物種類稀少,沒有食物鏈存在 |
C.為了保證生態瓶的正常運轉,瓶內浮萍、金魚藻、螺螄和蝦的比例應適中 |
D.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該生態瓶會更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生態系統有四種生物(甲、乙、丙、丁),并構成一條食物鏈。在某一時間確定這四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總量的比值如圖所示。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種群乙的有機物總量的比值增大,則引起的變化應是圖示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下圖實驗,甲、乙、丙枝條切去頂芽,丁頂芽不切除。將切下的乙頂芽放回原位置,丙頂芽放置在瓊脂塊上一段時間后將瓊脂塊置于丙原頂芽位置。四組枝條均給予圖示單側光照。下列對實驗結果預測正確的是( )
A.最先發育為側枝的是側芽2 |
B.主枝直立生長的只有丙 |
C.能彎向光源生長的只有丁 |
D.丁中4號芽較5號芽優先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