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土壤取樣,應選取肥沃、濕潤的土壤 | |
B. | 先鏟去表層土3cm左右,再取樣 | |
C. | 取樣用的小鐵鏟和信封在使用前應消毒 | |
D. | 應在火焰旁稱取土壤 |
分析 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研究:
1、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且身體微小,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
2、豐富度的統計方法有兩種:一是計名計算法(指在一定面積的樣地中,直接數出各種群的個體數目,一般用于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測估計法(按預先確定的多度等級來估計單位面積上個體數量的多少.
解答 解:A、土壤小動物具有趨暗、避高溫、趨濕的習性,所以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中較多,因此土壤取樣時,應選取肥沃、濕潤的土壤,A正確;
B、由于表層土壤相對干燥,小動物分布較少,所以土壤取樣時,應先鏟去表層土3~8cm左右,再取樣,B正確;
C、取樣用的小鐵鏟和信封在使用前需要進行滅菌處理,C錯誤;
D、應在火焰旁稱取土壤,以防空氣中雜菌污染,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研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②可采用農桿菌轉化法 | |
B. | 過程④需要秋水仙素處理后再進行篩選 | |
C. | 可同時選用限制酶PstI、SmaI對含目的基因的DNA進行切割 | |
D. | 質粒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篩選含目的基因的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M 2.5進入人體的肺泡中時就相當于進入了人體的內環境 | |
B. | PM 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異常 | |
C. | 顆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一定會導致血漿呈酸性 | |
D. | 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屬于條件反射,其中樞在大腦皮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菌種不同,但代謝類型相同 | |
B. | 制作果酒和果醋時都應防止發酵液被污染 | |
C. | 變酸果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大量繁殖所形成的 | |
D.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裝置,但需控制不同發酵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的衰老也就意味著個體的衰老 | |
B. | 細胞衰老表現為酶活性降低,細胞核體積減小 | |
C. | 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個體生長發育 | |
D. | 寄主細胞因病毒的增殖釋放而死亡不屬于細胞凋亡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3}{8}$ | B. | $\frac{7}{8}$ | C. | $\frac{7}{16}$ | D. | $\frac{9}{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酵母菌和醋酸桿菌都屬于微生物,可構成一個種群 | |
B. | 制作泡菜時,按照清水與鹽的質量比5:1的比例配置鹽水 | |
C. | 人體中的亞硝酸鹽以亞硝胺形式存在,其中絕大多數隨尿液排出 | |
D. | 正確的泡菜腌制過程的后期,壇中乳酸菌含量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調查該害蟲的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 | |
B. | 分布在月季上的害蟲種群的增長速率總是大于零,且先增后減 | |
C. | 長期噴灑同種殺蟲劑也難以改變抗藥性基因的頻率 | |
D. | 該害蟲種群數量的變化與寄主的生活狀態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