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λ噬菌體的DNA包括分為左臂(含編碼蛋白質外殼序列)、中臂(含控制溶原生長序列)和右臂(含重要調控序列).λ噬菌體的DNA經過人工改造后可形成λgt10載體(長43.4kb).在轉基因技術中常用λ噬菌體構建基因克隆載體,使其在受體細菌中大量擴增外源DNA,進而構建基因文庫.
解答 解:(1)由于組裝噬菌體時,可被噬菌體蛋白質包裝的DNA最大長度是51kb,經人工改造λgtl0載體的長度為43.4kb,那么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長度是51-43.4=7.6kb.由于λ噬菌體DNA中分為三段,左臂是含有編碼蛋白質外殼的序列,中臂是控制溶原生長的序列,而右臂是含重要調控序列,所以人工改造載體時,可刪除中部序列以縮短其長度.
(2)基因工程中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連接酶來切割和拼接DNA片段.由于采用的標記基因,即imm434基因,能編碼一種阻止λ噬菌體進入溶菌狀態的阻遏物,所以外源DNA應該插入該基因之中,這樣就使得經侵染培養后的受體菌處于溶菌狀態.
(3)蛋白質與DNA相比,特有的化學元素是S元素;用被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時,短時保溫后攪拌、離心,可檢測到放射性物質主要分布在試管的上清液中,這說明噬菌體中含有S的蛋白質外殼是不進入細菌體內的.
(4)噬菌體由蛋白質外殼和DNA組成,因此合成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需要以氨基酸為原料,而合成DNA需要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分離純化噬菌體重組DNA時,將經培養10小時左右的大腸桿菌-噬菌體的培養液超速離心,從上清液獲得噬菌體.
(5)除病毒可作為基因工程中的運載體外,質粒是最常用的運載體.
故答案為:
(1)7.6kb 中部(含控制溶原生長)
(2)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之中 溶菌
(3)S 蛋白質外殼不進入細菌中
(4)氨基酸和脫氧核苷酸 上清液
(5)質粒
點評 本題綜合流程圖,考查基因工程、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應用,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工具、操作步驟及應用;識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能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同時還要求考生能分析題圖提取有效信息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用剛果紅染色法篩選過程①所需的纖維素分解菌 | |
B. | 過程①加入的是葡萄糖苷酶 | |
C. | 酒精發酵接種的酵母菌需在無氧條件下發酵 | |
D. | 酒精發酵前需對培養基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c段主要進行有氧呼吸,cd段主要進行無氧呼吸 | |
B. | 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 | |
C. | 若運動強度長時間超過c,乳酸大量積累會導致內環境pH持續下降 | |
D. | 無論圖中何種運動強度下,肌肉細胞CO2的產生童始終等于O2的消耗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培養液中唯一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數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兩代 |
培養產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離心 | |||
離心結果 | 僅為輕帶 (14N/14N) | 僅為重帶 (15N/15N) | 僅為中帶 (15N/14N) | $\frac{1}{2}$輕帶(14N/14N) $\frac{1}{2}$中帶(15N/14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 B. | 氨基酸通過縮合反應形成多肽 | ||
C. | 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 | D. | [H]與O2結合產生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 中的“A”與構成 RNA 中的堿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質 | |
B. | ATP 能溶于水,制成 的藥劑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 |
C. | 葉綠體光合作用產生的 ATP 可以被 DNA 分子復制所利用 | |
D. | 把酵母菌的培養條件從有氧改為無氧時,細胞中 ATP 與 ADP 含量難以達到動態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