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某生物一個細胞的分裂圖像,著絲點均在染色體端部,圖中1、2、3、4 各表示一條染色體。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期 |
B.圖中細胞DNA數是該生物體細胞DNA數的2倍 |
C.染色體1 與2 在后續的分裂過程中會相互分離 |
D.染色體1 與3 可能會出現在同一子細胞中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蛋白水解酶分內切酶和外切酶2種,外切酶專門作用于肽鏈末端的肽鍵,內切酶則作用于肽鏈內部特定區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兩側的肽鍵,蛋白酶2作用于賴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鍵,某四十九肽經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況見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若蛋白外切酶處理該多肽,則會得到49個氨基酸
B.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數少1個,N原子數減少3個
C.蛋白酶1和蛋白酶2均屬于蛋白內切酶
D.該四十九肽只有第22、49號位為賴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號位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動物中有甲病(a,在常染色體上)和乙病(b,在X染色體上)的兩種致病基因。在基因型為AaXBXb個體產生的卵細胞中,異常基因型卵細胞比例為5%,其異常基因型如下示。則該基因型個體與AaXBY的雄性個體雜交,關于其子代情況的分析中正確是( )。
A.子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4 |
B.子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5 |
C.子代雌性中同時患有甲病和乙病的比例為0 |
D.子代中正常的概率為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階段對輻射的敏感性不同,圖1中OA段是分裂間期,D、E和F點是輻射敏感點。圖2是細胞受到輻射后產生的染色體變化示意圖。下列有說法不正確是( )。
A.D點時受到輻射可能會阻止DNA合成
B.E點時受到輻射可能會形成異常配子
C.圖2中所示變異屬染色體缺失
D.圖2中的變化發生在F點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病毒基因組+RNA含有100個堿基,其中A和U占堿基總數的40%。如果由該病毒基因組+RNA為模板合成一個DNA分子,則需要游離的堿基G多少個?( )
A.30 | B.60 | C.120 | D.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現脫掉某60肽中的2個丙氨酸(相應位置如下圖),得到幾種不同的有機產物,其中脫下的氨基酸均以游離態存在。下列有關該過程產生的全部有機物中相關原子、基團或肽鍵數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肽鍵數目減少2個 | B.氫原子數目增加4個 |
C.氧原子數目增加2個 | D.氨基和羧基分別增加4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鮮豬血、菜花等動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 |
B.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滌劑破壞細胞壁再吸水脹破 |
C.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而溶于2mol/L的NaCl溶液 |
D.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后即呈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0世紀60年代后,科研人員開始用淀粉酶替代酸來分解淀粉。下圖為某同學探究不同pH條件下淀粉酶對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實驗結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應先將各組試管淀粉酶溶液pH分別調到設定數值,再與淀粉混合 |
B.pH為3和9的兩只試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
C.pH為13的試管調到pH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變 |
D.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顯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培育“試管山羊”的基本過程如圖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過程中可通過給母山羊注射有關激素使其超數排卵 |
B.乙過程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卵母細胞和精子的成熟 |
C.丙過程與乙過程中應采用相同成分的培養液 |
D.丁過程中早期胚胎須移植到與供體性狀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宮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