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把噬菌體和細菌按l:10混合,然后除去游離的噬菌體,在培養過程中定期取樣,稀釋涂布在連片生長的細菌平面(菌苔)上,檢測實驗結果表明,混合后24min內取樣涂布,菌苔上無空斑:混合24min后取樣,菌苔上空斑數日迅速增加;再過lOmin取樣,菌苔上空斑數穩定。下列有關分析和推理錯誤的是
A.24min內取樣,新繁殖的噬菌體還未從細菌體內釋放出來 |
B.34min時取樣,根據空斑數量可推測樣液中噬菌體的數量 |
C.取樣液中的噬菌體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體不再增殖 |
D.實驗證明病毒是一種生物,其具備在細胞內增殖的特性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過敏反應的原理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敏反應為抗原首次進入機體引起的免疫反應,表現為發作迅速,反應強烈 |
B.圖中首次進入人體的過敏原與再次進入的過敏原的類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
C.過敏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細胞免疫,其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 |
D.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圖中靶細胞釋放的組織胺等物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和穩態調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血漿是內環境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 |
B.血紅蛋白、尿素、呼吸酶均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 |
C.內環境中可發生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的反應 |
D.體溫的神經調節過程中,腎上腺、骨骼肌都可以是效應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北美洲某種臭蟲以當地無患子科植物的氣球狀蔓生果為食,臭蟲需要用鋒利的喙刺穿果實,據統計,喙長如圖l所示;1920年,有人從亞洲引進平底金蘇雨樹,其果實的果皮比較薄,據統計,到1980年以它為食的臭蟲的喙長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平底金蘇雨樹與臭蟲間發生了共同進化 |
B.平底金蘇雨樹與當地植物存在競爭關系 |
C.臭蟲體內控制喙長度的基因發生突變可能早于引進平底金蘇雨樹 |
D.生活在無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蘇雨樹上的臭蟲間形成了地理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甘藍型油菜花色性狀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花
色表現型與基因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白花(AABBDD)×黃花(aaBBDD),Fl測交后代的花色表現型只有2種
B.黃花(aaBBDD)×金黃花,F1自交后代F2中黃花基因型有9種
C.欲同時獲得四種花色表現型的予一代,可選擇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自交
D.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自交,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現型是乳白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擬南芥體細胞中某個基因片段發生改變的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變異屬于基因重組 |
B.該體細絕可取自根尖成熟區細胞 |
C.該細胞的子代遺傳信息不會發生改變 |
D.若該變異發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導致翻譯過程提前終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物或生命活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乳酸菌和酵母菌中都含有核糖體和染色體 |
B.植物細胞都會有葉綠體,并能通過葉綠體合成生長所需的有機物 |
C.當玉米因連續陰雨而不能正常傳粉時,可噴灑適宜濃度的生長素保證產量 |
D.精予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發生的基因重組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家庭中用鮮葡萄制作果酒時,正確的操作是( )
A.讓發酵裝置接受光照 | B.給發酵裝置適時排氣 |
C.向發酵裝置通入空氣 | D.將發酵裝置放在45 ℃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