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擬南芥體細胞中某個基因片段發生改變的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變異屬于基因重組 |
B.該體細絕可取自根尖成熟區細胞 |
C.該細胞的子代遺傳信息不會發生改變 |
D.若該變異發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導致翻譯過程提前終止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甲表示四種不同的物質在一個動物細胞內外的相對濃度差異,其中通過圖乙所示的過程來維持細胞內外濃度差異的物質是( )
A.陽離子A | B.陽離子B | C.胰島素 | D.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現代生物技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運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進行生產時,都需要為其提供營養物質 |
B.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利用的微生物,結構上主要差別在于有無核糖體 |
C.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實際數目低 |
D.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適溫度時,洗衣粉量、污漬的種類屬于自變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人員把噬菌體和細菌按l:10混合,然后除去游離的噬菌體,在培養過程中定期取樣,稀釋涂布在連片生長的細菌平面(菌苔)上,檢測實驗結果表明,混合后24min內取樣涂布,菌苔上無空斑:混合24min后取樣,菌苔上空斑數日迅速增加;再過lOmin取樣,菌苔上空斑數穩定。下列有關分析和推理錯誤的是
A.24min內取樣,新繁殖的噬菌體還未從細菌體內釋放出來 |
B.34min時取樣,根據空斑數量可推測樣液中噬菌體的數量 |
C.取樣液中的噬菌體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體不再增殖 |
D.實驗證明病毒是一種生物,其具備在細胞內增殖的特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鑒定組織中還原性糖時,應依次向待測樣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 |
B.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不能辨別哪條染色體攜帶突變基因 |
C.設計探究實驗時,自變量的設置應考慮周全,而無關變量可忽略不計 |
D.調查某荒地內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所選擇的樣方數不影響調查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示意圖,乙表示DNA部分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由a到b的過程中,必須脫去一個水分子 |
B.圖甲的全過程都發生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上 |
C.圖乙中的a可表示構成DNA的基本組成單位 |
D.限制酶的作用位點在圖乙中的①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甲表示某酶促反應過程,圖乙表示圖甲的反應過程中有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物質a的起始濃度為10 mmol/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物質a可能是麥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
B.在該實驗條件下物質a在2 min內可被完全分解 |
C.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濃度下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酶濃度大于曲線②和③ |
D.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溫度下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溫度低于曲線②和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對遺傳物質探索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赫爾希和蔡斯實驗的結論是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
B.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生了基因突變 |
C.32P標記的噬菌體與大腸桿菌培養時間過久,會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
D.R型細菌有多糖類的莢膜,在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粗糙,沒有毒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學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過的土壤中細菌數量,并從中篩選出能分解石油的細菌。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利用平板劃線法對細菌進行計數 |
B.用以石油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篩選 |
C.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分離菌種 |
D.稱取和稀釋土壤時應在火焰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