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磷脂雙分子層與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無關 | |
B. | 氣孔導度的變化與保衛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無關 | |
C. | 保衛細胞的滲透壓在質壁分離的過程中一直增大 | |
D. | 葉片氣孔導度減小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發生變化 |
分析 保衛細胞吸水,葉片氣孔開啟;保衛細胞失水,葉片氣孔關閉.運用植物細胞滲透作用的原理: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吸水.
新鮮葉表皮取出浸人0.1g/mL硝酸鉀溶液中,首先發生質壁分離,當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液后,導致細胞液濃度升高,此時細胞會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解答 解:A、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和磷脂雙分子層有關,A錯誤;
B、細胞開始浸人0.1g/mL硝酸鉀溶液中會發生質壁分離,當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液后,導致細胞液濃度升高,保衛細胞吸水,氣孔導度變大,此過程中氣孔導度的變化與保衛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有關,B錯誤;
C、保衛細胞的滲透壓在質壁分離的過程中一直增大,C正確;
D、由于細胞先發生質壁分離,后發生質壁分離的自動復原,因此葉片氣孔導度減小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漸增大,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氣孔導度變化的機理,明確細胞在浸人0.1g/mL硝酸鉀溶液中會發生質壁分離和自動復原的現象,在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分析各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配制培養基并滅菌后,需要加入無菌尿素 | |
B. | 應設置未接種的培養基,做為實驗的對照 | |
C. | 統計樣本中活菌數量時,可用劃線法接種 | |
D. | 可利用酚紅指示劑對培養的菌落進行鑒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DNA和RNA,可觀察到綠色比紅色區域廣泛 | |
B. | 洋蔥鱗片葉細胞在發生質壁分離復原時,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降低 | |
C. | 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經染色后能觀察到多數細胞的染色體 | |
D. | 在高倍鏡下,染色后能觀察低溫誘導洋蔥細胞的染色體數加倍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過程①沒有進行需氧呼吸第三階段 | |
B. | 過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 | |
C. | 過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 | |
D. | 過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與性狀的關系都是簡單的線性關系 | |
B. | 核酸中只有DNA可以儲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 |
C. | 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 |
D. | DNA是通過mRNA的密碼子來決定mRNA的序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定州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相關實驗操作過程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觀察有絲分裂:解離→染色→漂洗→制片→觀察
B.脂肪鑒定: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
C.蛋白質鑒定:將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漿樣液中→觀察
D.觀察植物細胞失水:撕取洋蔥鱗片的葉肉細胞→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省汕頭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酶的抑制劑是那些能與酶結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分為競爭性和非競爭性。圖1為酶作用機
理及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示意圖,圖2為相同酶溶液在無抑制劑、添加不同抑制劑的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非競爭性抑制劑降低酶活性的機理與高溫、低溫對酶活性抑制的機理相同
B.據圖可推測,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具有類似結構而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
C.底物濃度相對值大于15時,限制曲線甲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濃度
D.曲線乙和曲線丙分別是在酶中添加了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