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態系統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其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共同構成生物群落.
由于生產者既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夠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因此圖中甲表示生產者;由此可以分別確定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
解答 解:(1)圖乙中A的能量最多,B與C次之,D最少,所以組成的食物網為:
(2)圖中丙為分解者,通過分解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甲主要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吸收二氧化碳.
(3)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甲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食物鏈中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的原因是一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還有一部分未被下一營養級利用.
(4)該生態系統中B與D間可能存在的信息傳遞類型有物理、化學、行為信息,該生態系統中,當B數量大量減少,最終該生態系統仍能保持穩定,說明該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故答案為:
(1)
(2)分解者 分解 (呼吸) 光合作用
(3)甲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 一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還有一部分未被下一營養級利用
(4)物理、化學、行為信息 自動調節能力
點評 該題考查了生態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等知識點,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西藏拉薩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8分)千百年來,腐乳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介紹的是紹興腐乳制作工藝流程:黃豆浸泡→磨漿→離心去渣→煮漿→過濾→埋花→
壓榨去水→切分成型→排乳→自然發酵→搓毛→加鹽腌制→裝瓶→加酒水、辣椒→后發酵→貼標→成品。利用所學生物知識,思考并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許多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紹興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其產生的蛋白酶可將豆腐中的蛋白質水解為 和 ;其產生的脂肪酶能將豆腐中的脂肪水解為 和 。傳統的制作過程中,豆腐塊上生長的微生物來自 。
(2)“搓毛”是搓去豆腐表面長出的白毛,豆腐長的白毛是 。
(3)發酵完成后需加鹽腌制,加鹽一方面可析出水分,還可以抑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5h | B. | 4h | C. | 2h | D. | 1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雜交育種所選雙親必須是純合子 | |
B. | 誘變所得植株若不出現預期性狀就應丟棄 | |
C. | 多倍體育種時可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 | |
D. | 單倍體育種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突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蛋白質含有2條肽鏈 | |
B. | R基上的氨基有15個 | |
C. | 該肽鏈水解時,水中氫的去向是形成羧基 | |
D. | 在合成該物質時相對分子量減少了22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 |
B. | Ⅱ9與Ⅱ10生育一個患甲病的男孩概率為$\frac{1}{9}$ | |
C. | Ⅱ10的基因型有6種可能 | |
D. | 確定乙病遺傳方式應采用的方法是在患者家系中調查研究遺傳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則其基因型頻率也不變 | |
B. | 色盲患者中男性數量遠多于女性,故男性的色盲基因頻率大于女性 | |
C. | 基因型頻率的定向改變不是生物進化的實質 | |
D. | J型增長的種群,其基因頻率不會發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內一段序列的重復是一種染色體結構變異 | |
B. | 染色體結構變異和基因突變一樣都具有不定向性 | |
C. | 染色體變異不能產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現型 | |
D. | 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體的交叉互換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