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工誘變實現了基因的定向變異 | |
B. | 受農藥處理后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 | |
C. | “超級細菌”的產生說明抗生素的濫用會促使細菌發生基因突變 | |
D. | 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人工誘變原理為基因突變,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
B、受農藥處理后經農藥的選擇作用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能生存下來,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B正確;
C、“超級細菌”的產生說明抗生素的濫用會對細菌起選擇作用,C錯誤;
D、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不能決定變異的方向,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知識點單一,考查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對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類是生物體主要的能源物質,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為能源物質 | |
B. | 相同質量的糖類和脂肪相比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氣 | |
C. | 糖蛋白可以與某些信息分子特異性結合而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 |
D. |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一個羧基和一個含碳的R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低溫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并加速著絲點的斷裂 | |
B. | 低溫處理后,根尖中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中都含有64條染色體 | |
C. | 解離的目的是使DNA和蛋白質相互分離 | |
D. | 實驗中可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的形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素 | B. | 腎上腺素 | C. | 性激素 | D. | 胰高血糖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