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甲圖:圖甲示研究者對草原上四種主要蝗蟲密度對牧草產量(牧草產量=牧草補償量一蝗蟲取食量)影響的實驗結果,該實驗的自變量是蝗蟲的種類,因變量是牧草產量.
分析乙圖:圖乙為農業部門對某次“亞洲小車蝗”的爆發和防治過程中種群密度的調查結果,圖中在a、b、c、d點進行了農藥防治,隨農藥使用次數的增多,害蟲群體產生了抗藥性,防治效果變差;引入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間的捕食、寄生關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穩定,因此圖中e點時引入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解答 解:(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著種類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即水平方向上呈鑲嵌分布,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2)①由圖甲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蝗蟲的種類,因變量是牧草產量;甲圖所示結果為曲線圖,屬于數學模型.牧草產量=牧草補償量一蝗蟲取食量,當牧草補償量大于蝗蟲取食量時,牧草產量會增加;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抵抗力穩定性),因此當蝗蟲達到一定量才會導致危害.
②跳蝻的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因此調查其種群密度時應該采用樣方法;圖中在a、b、c、d點進行了農藥防治,隨農藥使用次數的增多,害蟲群體產生了抗藥性,防治效果變差;引入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間的捕食、寄生關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穩定,因此圖中e點時引入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3)群落演替過程中,生物種類、數量及有機物含量都逐漸增加.
故答案為:
(1)鑲嵌
(2)①牧草產量 數學 牧草補償量大于蝗蟲取食量 自我調節能力(抵抗力穩定性)
②樣方法 abcd e
(3)物質循環 增加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綜合考查群落的結構、群落演替、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群落的空間結構;識記群落演替的類型,掌握群落演替的特點;識記估算種群密度的兩種常用方法及其適用范圍;掌握種群數量變化曲線,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與②、④相比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 |
B. | 激素、抗體、02可以在①中存在 | |
C. | ①、②、③依次為淋巴、血漿、組織液 | |
D. | 正常情況下,血紅蛋白不會存在于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培養液 | NaNO3 | 牛肉膏 | K2HPO4 | MgSO4•7H2O | KCl | NiSO4 |
A | - | - | 1g/L | 1g/L | 0.5g/L | 0.01g/L |
B | 3g/L | 3g/L | 1g/L | 1g/L | 0.5g/L | 0.01g/L |
C | 3g/L | - | 1g/L | 1g/L | 0.5g/L | 0.01g/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侵染大腸桿菌后會裂解宿主細胞 | B. | 蛋白質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 ||
C. | 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 D. | 只將其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的染色體上 | |
B. | F1產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數量相等 | |
C. | F1的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均等 | |
D. | F2的性狀分離比是大量數據統計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的行為不同 | B. | 都有聯會形成四分體 | ||
C. | 子細胞的大小相同 | D. | 都要經過變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四倍體西瓜有種子 | |
B. | 三倍體西瓜無子是因為它不能正常產生精子,也不能正常產生卵細胞 | |
C. | 三倍體西瓜無子是因為它不能正常產生精子,但能正常產生卵細胞 | |
D. | 種子站售的三倍體西瓜種子是從三倍體西瓜(果肉細胞有3個染色體組)中剖出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6%、84% | B. | 32%、68% | C. | 55%、45% | D. | 9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