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邊長為10的菱形ABCD中,對角線BD=16,點O是直線BD上的動點,OE⊥AB于E,OF⊥AD于F.
(1)對角線AC的長是 ,菱形ABCD的面積是 ;
(2)如圖1,當點O在對角線BD上運動時,OE+OF的值是否發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3)如圖2,當點O在對角線BD的延長線上時,OE+OF的值是否發生變化?若不變,請說明理由,若變化,請探究OE、OF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1)12;96 ;(2)OE+OF=9.6是定值,不變;(3)OE+OF的值變化,OE、OF之間的數量關系為:OE-OF=9.6
【解析】
試題分析:(1)連接AC與BD相交于點G,根據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求出BG,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G,然后根據AC=2AG計算即可得解;再根據菱形的面積等于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2)連接AO,根據S△ABD=S△ABO+S△ADO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3)連接AO,根據S△ABD=S△ABO-S△ADO列式整理即可得解.
試題解析:(1)如圖,連接AC與BD相交于點G,
在菱形ABCD中,AC⊥BD,BG=BD=
×16=8,
由勾股定理得,AG==6,
∴AC=2AG=2×6=12,
菱形ABCD的面積=AC•BD=
×12×16=96;
故答案為:12;96;
(2)如圖1,連接AO,則S△ABD=S△ABO+S△ADO,
所以,BD•AG=
AB•OE+
AD•OF,
即×16×6=
×10•OE+
×10•OF,
解得OE+OF=9.6是定值,不變;
(3)如圖2,連接AO,則S△ABD=S△ABO-S△ADO,
所以,BD•AG=
AB•OE-
AD•OF,
即×16×6=
×10•OE-
×10•OF,
解得OE-OF=9.6,是定值,不變,
所以,OE+OF的值變化,OE、OF之間的數量關系為:OE-OF=9.6.
考點:菱形的性質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二次函數化為
的形式結果為 ( )
(A)y=(x+1)2+4
(B)y=(x-1)2+4
(C)y=(x+1)2+2
(D)y=(x-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九年級上學期綜合測試一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市民營經濟持續發展,2013年城鎮民營企業就業人數突破20萬.為了解城鎮民營企業員工每月的收入狀況,統計局對全市城鎮民營企業員工2013年月平均收入隨機抽樣調查,將抽樣的數據按“2000元以內”、“2000元~4000元”、“4000元~6000元”和“6000元以上”分為四組,進行整理,分別用A,B,C,D表示,得到下列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
由圖中所給出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本次抽樣調查的員工有 人,在扇形統計圖中的值為 ,表示“月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內”的部分所對應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是 ;
(2)將不完整的條形圖補充完整,并估計該市2013年城鎮民營企業20萬員工中,每月的收入在“2000元~4000元”的約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九年級上學期綜合測試一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2×2的正方形網格中有9個格點,已經取定點A和B,在余下的7個點中任取一點C,使△ABC為直角三角形的點C有 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計算機程序計算,
(1)若開始輸入x=﹣1,則最后輸出y= .
(2)若輸出y的值為22,則輸入的值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