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學提出,螞蟻不會發(fā)聲,它們是靠什么傳遞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組的同學針對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個探究實驗,請予以完善。
(1)實驗方法與步驟
①準備實驗用的螞蟻:捕獲的螞蟻應來自________,同時將這些受驚的螞蟻飼養(yǎng)一段時間。
②將三塊小石頭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內(nèi),創(chuàng)建三個小島A.B.C,小島間用兩根小木條搭成的“橋”從一個小島到達其他小島。
③先將饑餓的螞蟻放在B島上,食物放在C島上,A島上__________,觀察螞蟻的行為。
④一段時間后將連接B.C島之間的“橋”和A.B島對換,觀察螞蟻的行為有什么變化。
⑤在螞蟻爬過的“橋”上,噴一些有氣味的物質(zhì)(如香水),觀察螞蟻的行為表現(xiàn)。
(2)實驗結(jié)果:
步驟③:螞蟻會沿著B.C島之間的“橋”到達C島,獲取食物。
步驟④:螞蟻會沿著對換后的“橋”_ 。
步驟⑤:蟻蟻的行動_ 。
(3)實驗結(jié)論:螞蟻依靠 _進行通訊。
(4)實驗拓展:請就該實驗再提出一個具有探究意義的其他
問題。 ?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四川省樂山市畢業(yè)調(diào)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有極強傳染性的病毒,傳播途徑是水和空氣。2014年西非暴發(fā)埃博拉疫情,導致近萬人死亡。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只有細菌和病毒
B.病人在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屬于傳染源
C.健康人加強鍛煉,是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之一
D.病人痊愈后對該病毒有免疫力屬于特異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屆重慶市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他們之間的物質(zhì)轉(zhuǎn)化過程,若甲代表有機物和氧氣,則Ⅰ、Ⅱ、乙分別代表( )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機物和氧氣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物和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屆重慶市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zhì)的量為X,在細胞分裂過程中遺傳物質(zhì)的數(shù)量變化情況( )
A.X→X→X B.X→2X→2X
C.X→2X→X D.2X→2X→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武城縣育才實驗學校中考第一次模擬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天然的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狼由于某種疾病而大量死亡,經(jīng)過較長一段時間后,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列最符合較長時間內(nèi)該草原生態(tài)鹿群數(shù)量變化的曲線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武城縣育才實驗學校中考第一次模擬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社會行為的是( )
A.散養(yǎng)的雞群聚集在山間覓食 B.繁殖期到來,鴿群中多對家鴿完成交配
C.魚群洄游到產(chǎn)卵區(qū)產(chǎn)卵 D.一只猴正站在高處為取食的同伴站崗放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初三年級第一次練兵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苔蘚植物無真正的根,開始有莖、葉分化
B.都能產(chǎn)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C.藻類植物最常見的有滿江紅、石花菜
D.蕨類植物已經(jīng)分化了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邵陽縣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作如下處理:
(1)如果只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作用,則作為對照兩個試管是 。
(2)如果只探究唾液的作用,則作為對照兩個試管是 。
(3)將三支試管放入37℃溫水10分鐘全取出,滴加碘液,不會變藍的是 號試管。原因是饅頭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了 。
(4)實驗結(jié)論: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 部位就開始被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