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解答 解:(1)植物屬于生產者,動物屬于消費者,因此“圖甲只表示出了該生態系統的部分生物”,沒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2)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因此在食物鏈中營養級越高,相對數量越少,營養級越低,相對數量越多.圖中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c、d、a、b,因此這四種生物構成的一條食物鏈是c→d→a→b.可見,體內有毒物質數量最多的是鷹;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簡單,自動調節能力低,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較,該系統的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較弱.
(3)“在甲圖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植物→昆蟲→鳥→鷹,若鷹從該條食物鏈中獲得25千焦的能量,最多消耗初級消費者 是2500千焦的能量.
故答案為:(1)分解者;狼、羊、鼠;太陽能;
(2)鷹;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
(3)2500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的概念、物質能量流動的特點以及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污水處理廠利用細菌來凈化生活污水或工廠廢水 | |
B. | 制作酸奶時,將牛奶加熱煮沸是為了殺死其中的雜菌 | |
C. | 制作泡菜的壇子要加蓋,并加水密封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抑制雜菌生長、繁殖 | |
D. | 采用冷藏法保存食物的原理是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與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外來物種入侵是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 | |
B. | 森林能夠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使用價值 | |
C. | 物種的多樣性是生物進化的基礎,決定了基因的多樣性 | |
D. | 對棲息地不復存在的野生動物應該采用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形式加以保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種植物→蟬→鵲→螳螂 | B. | 某種植物←蟬←螳螂←鵲 | ||
C. | 某種植物→蟬→螳螂→鵲 | D. | 蟬→某種植物→螳螂→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