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察A、B 兩幅圖回答以下問題:
(1)用分子原子的知識分析比較A、B裝置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
(2)在圖乙電解水的裝置中,導線A連接的是電源的 極,小明推測“a試管內產生的是氫氣,b試管內產生的是氧氣.”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填序號,下同)環節,還需要 來進行驗證.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并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E.反思與評價 F.表達與交流
(3)要驗證試管a中產生的氣體可用 ,現象是 說明a氣體具有的性質是 .
若試管a內集到的氣體為5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 mL.若氫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則構成a試管中氣體微粒的模型可表示為
A. B.
C.
D.
(4)寫出乙裝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 ,
反應類型是 ,這一反應是將 能轉化成 能.根據能量守恒原理,該實驗中生成的氫氣和氧氣含有的化學能之和比反應前水所含的化學能 (高、低).因為
(5)用化學符號填寫:在乙裝置實驗中,變化的微粒是 ,不變的微粒是 ,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們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
(6)關于通電分解水實驗,獲得的結論正確的有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改變
D.生成氧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7)水通電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因為燃燒易發生爆炸,因此點燃前必須 ,這一過程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
答案 分析:
(1)觀察裝置,根據水的變化特征分析回答;
(2)根據電解水實驗的現象、科學探究的方法分析回答;
(3)根據電解水實驗的現象、生成的氣體的性質分析回答;
(4)根據電解水的發生的反應、反應的特點、能量轉化分析回答;
(5)根據在電解水的過程中微粒的變化分析回答;
(6)根據電解水的結論分析判斷;
(7)根據氫氣的可燃性分析回答.
解答:
解:(1)由A、B裝置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可知,在A中主要是水的狀態發生好了變化,在B中水發生分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所以,從分子原子的知識分析是:A中水分子沒有改變,B中水分子改變;
(2)在圖乙電解水的裝置中,由于a試管收集的氣體較多,是氫氣,則導線A連接的是電源的負極,小明推測“a試管內產生的是氫氣,b試管內產生的是氧氣.”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與假設,還需要設計并進行實驗
(3)由上述分析可知,a試管收集的氣體是氫氣具有可燃性,要驗證試管a中產生的氣體可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現象是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說明a氣體具有的性質是可燃性.由于電解水時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若試管a內集到的氣體為5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2、5mL.構成a試管中氣體微粒是氫分子,分子的模型可表示為B;
(4)在乙裝置中水在通電的通電的條件下生成了氫氣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是:水氧氣+氫氣,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這一反應是將電能轉化成化學能.根據能量守恒原理,該實驗中生成的氫氣和氧氣含有的化學能之和比反應前水所含的化學能高.因為水要通電才可以發生反應.
(5)在乙裝置實驗中,變化的微粒是水分子,符號為H2O,不變的微粒是氫原子和氧原子,符號為:H、O;生成新的微粒是氫分子和氧分子,符號為:H2、O2.由此我們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改變,原子不改變.
(6)A.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A錯誤;
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故B錯誤;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改變,故C正確;
D.生成氧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與空氣中氧分子,是同種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故D正確;
(7)水通電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因為燃燒易發生爆炸,因此點燃前必須驗純,這一過程發生反應是氫氣燃燒生成了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氫氣+氧氣水.
故答為:(1)A中水分子沒有改變,B中水分子改變;(2)負,B,C;(3)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可燃性,2、5毫升,B;(4)水氧氣+氫氣,分解反應,電能轉化為化學能,高,水要通電才可以發生反應;(5)H2O,H、O,H2,O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改變,原子不改變;(6)C,D;(7)檢驗純度,氫氣+氧氣
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原子的構成示意圖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是實心球體
B.質子、中子、電子均勻分布在原子中
C.質子與電子質量相等
D.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研究證實,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請你填寫構成下列物質具體微粒的名稱:
(1)生活中最常見的金屬鐵是由 構成的。
(2)用于消暑鎮熱的冰水混合物是由 構成的。
(3)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氯化鈉是由 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與能源”。以下對水的利用過程中主
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水力發電 B.水作冷卻劑 C.水作溶劑 D.電解水獲得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 大型活動選氦氣不選氫氣填充氣球
B. 氮氣作汽車安全氣囊打開時的填充氣
C. 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制造舞臺云霧繚繞的效果
D. 氧氣能幫助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與能源”.以下對水的利用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水力發電 B.水作冷卻劑
C.水作溶劑 D.電解水獲得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城市住宅飲用水的處理過程如圖所示:
(1)步驟②所起的作用是 (單選,填選項序號).
A.殺死水中的細菌 B.減少水中氧氣
C.使泥沙沉積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質
(2)假如你是水質檢驗員,用簡單的辦法檢驗水樣是不是硬水,可選用的試劑是 ;若檢驗時發現水硬度高,你建議在飲用前可采取的常用處理辦法是 .
(3)家庭凈水器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炭,活性炭起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