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將A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B中一會兒,未見其中變渾濁,更簡捷的解釋是:鹽酸和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配平即可;振蕩,發現燒瓶中的氣球逐漸變大,且溶液始終無色透明,說明二氧化碳與M溶液反應無變化,M溶液是NaOH(或KOH)溶液;要證明生成物中含有CO32-,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或足量的稀鹽酸都可.
解答 解:(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
(2)將A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B中一會兒,未見其中變渾濁,更簡捷的解釋是:鹽酸和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配平即可;反應的方程式為:2HCl+Ca(OH)2=CaCl2+2H2O
(3)振蕩,發現燒瓶中的氣球逐漸變大,且溶液始終無色透明,說明二氧化碳與M溶液反應無變化,M溶液是NaOH(或KOH)溶液;
(4)要證明生成物中含有CO32-,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或足量的稀鹽酸都可,即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其中含CO32-;故答案為: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其中含CO32-(或:向其中加入過量(或足量)的稀鹽酸,若有氣泡冒出,則可證明其中含CO32-(或其他合理表述)
故答案為:(1)試管;
(2)2HCl+Ca(OH)2=CaCl2+2H2O;
(3)KOH(或NaOH);
(4)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其中含CO32- (或:向其中加入過量(或足量)的稀鹽酸,若有氣泡冒出,則可證明其中含CO32- (或其他合理表述).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制法、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同時也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甲同學 | 乙同學 | 丙同學 | 丁同學 | |
加入鹽酸的質量(g) | 20.0 | 30.0 | 45.0 | 50.0 |
剩余固體的質量(g) | 6.0 | 4.0 | 1.0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稀鹽酸此水溶液產生氣泡 | B. | 測試此水溶液的pH小于7 | ||
C. | 此水溶液加入酚酞試劑呈紅色 | D. | 將此水溶液降溫會出現渾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