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的溫度降低時,水可能放出了熱量
B.水的溫度升高時,水一定吸收了熱量
C.水的溫度越高,它具有的熱量越多
D.水的溫度越低,它具有的熱量越少
1.下列關于分子的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的運動可以用人眼直接觀察到
??B.氣體的分子運動,固體、液體的分子不運動
??C.分子的運動是無規則的
??D.分子的運動永遠不會停止
13、(15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M=4.0kg的平板車,車的上表面右側是一段長L=1.0m的水平軌道,水平軌道左側是一半徑R=0.25m的1/4光滑圓弧軌道,圓弧軌道與水平軌道在O′點相切。車右端固定一個尺寸可以忽略,處于鎖定狀態的壓縮輕彈簧,一質量m=1.0kg的小物體(可視為質點)緊靠彈簧,小物體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現將輕彈簧解除鎖定,小物體被彈出,恰能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A。不考慮小物體與輕彈簧碰撞時的能量損失,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求:
(1)解除鎖定前輕彈簧的彈性勢能;
(2)小物體第二次經過O′點時的速度大。
(3)最終小物體與車相對靜止時距O′點的距離。
14、(15分)質量m=1kg的小車左端放有質量M=3kg的鐵塊,兩者以v0=4m/s的共同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豎直墻運動,車與墻的碰撞時間極短,無動能損失。鐵塊與車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3,車足夠長,鐵塊不會到達車的右端。從小車第一次與墻相碰開始計時,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g=10m/s2,求:(1)當小車和鐵塊再次具有共同速度時,小車右端離墻多遠?(2)在答卷的圖上畫出第二次碰撞前,小車的速度時間圖象。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需在圖上標明圖線的起點、終點和各轉折點的坐標。
15、(16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的同一條直線上,有質量分別為m1、m2的小平板車A、B,兩車的高度、長度均相同。一個物塊C(可看作質點)放置在B車右端。物塊C與B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C與A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的一半。開始時B車靜止,A車以初速度v0向B車運動,在極短時間內發生正碰,并粘在一起不再分開。物塊C最終恰好在B車中央停止相對滑動。⑴求物塊C和B車發生相對滑動過程的摩擦生熱Q;⑵為使A、B兩車相碰粘在一起后,物塊C最終在A車的上表面停止相對滑動,求A車初速度的取值范圍。
16、(16分)如圖所示,輕質彈簧將質量為m的小物塊連接在質量為M(M=3m)的光滑框架內。小物塊位于框架中心位置時彈簧處于自由長度.現設框架與小物塊以共同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勻速滑動.
(1)若框架與墻壁發生碰撞后速度為零,但與墻壁不粘連,求框架脫離墻壁后的運動過程中,彈簧彈性勢能的最大值.
(2)若框架與墻壁發生碰撞以一定速度反彈,在以后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求框架與墻壁碰撞時損失的機械能ΔE1.
(3)在(2)情形下試判定框架與墻壁能否發生第二次碰撞?若不能,說明理由.若能,試求出第二次碰撞時損失的機械能ΔE2.(設框架與墻壁每次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之比不變)
12、(12分)為驗證“兩小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依次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Ⅰ.將斜槽軌道的末端調整水平,在一塊平木板表面先后釘上白紙和復寫紙,并將該木板豎直立于緊靠槽口處,使小球a從斜槽軌道上某固定點處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紙上留下痕跡O;
Ⅱ.將木板向右平移適當的距離固定,再使小球a從原固定點處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跡B;
Ⅲ.把半徑與a相同的小球b靜止放在斜槽軌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讓小球a仍從原固定點處由靜止釋放,和小球b相碰后,兩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跡A和C;
Ⅳ.用天平測得a、b兩小球的質量分別為ma、mb,用刻度尺測量紙上O點到A、B、C三點的距離分別為y1、y2、y3;
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回答:
①所選用的兩小球質量關系應為ma mb,半徑關系應為ra rb(選填“<”、“>”、或“=”
②用實驗中所測得的量來驗證兩小球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其表達式為 .
11、(6分)在如圖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9.80m/s2,所用重物的質量為1.00kg,實驗中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所示. 若把第一個點記做O,另選連續的三個點A、B、C做為測量點,經測量A、B、C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70.2cm、
=77.8cm、
=85.8cm.
根據以上數據計算:(計算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①重物由O點運動到B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J,動能的增加量為 J.
②在實驗中發現,重物減小的重力勢能總大于重物增加的動能,其主要原因是
10、.在足夠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兩物塊A和B,已知mA>mB,A物塊連接一個輕彈簧并處于靜止狀態,B物體以初速度v0向著A物塊運動。在B物塊與彈簧作用過程中,兩物塊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彈簧恢復原長時,B物塊的速度為零
B.彈簧恢復原長時,B物塊的速度不為零,且方向向右
C.彈簧壓縮過程中,B物塊的動能先減小后增大
D.在與彈簧相互作用的整個過程中,B物塊的動能先減小后增大
第 II 卷 (非選擇題 共80分)
9、如圖所示,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一根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繩的一端系著一個帶電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點,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最高點為a,最低點為b.不計空氣阻力,則正確的是
( )
A.小球帶負電
B.電場力跟重力平衡
C.小球在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D.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8、如圖所示,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各系一個小球a和b,跨在兩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細桿上,質量為3m的a球置于地面上,質量為m的b球從水平位置靜止釋放。當a球對地面壓力剛好為零時,b球擺過的角度為θ.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θ=90 B、b球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C、θ=45 D、b球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7、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車,車的上表面的左側是一個與車連為一體的半徑為R的1/4光滑圓弧軌道。車的右端固定一個尺寸可以忽略、處于鎖定狀態的壓縮彈簧,一質量為
的小物塊(看作質點)緊靠彈簧,小物塊與車上
點右側平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設開始彈簧鎖定時的彈性勢能為E ,F解除鎖定,小物塊被彈出后,恰好能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A.從解除鎖定到小物塊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小物塊對小車做功大小為
B.從解除鎖定到小物塊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小物塊對小車做功大小為零
C.最終小物塊相對小車走過的路程為
D.最終小物塊和小車組成的系統產生的內能為E
6、如圖所示,在方向豎直向下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有一個傾角為θ的斜面,斜面上方有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速度v0水平
拋出。(粒子重力不計)在粒子從開始運動到小球離開
斜面的最大距離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時間:t = m v0/(qE)
B.電場力做功:W = ( m v02tg2θ)/2
C.動量的變化量:△p = m v0tgθ
D.離開斜面的最大距離:H = m v02sin2θ/(2qEcosθ)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