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常溫下,由水電離出來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
組是( )
A.Cl-、AlO2-、Na+、K+ B.Fe2+、NO3-、Ba2+、Cl-
C.Fe3+、NO3-、MnO4-、K+ D.SO42-、Na+、Cl-、K+
8.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判斷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若X是金屬晶體,Y是分子晶體,則熔點高低為:X?Y
B.若R2-與M2+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原子序數大小為:R?M
C.若A2+2D-=2A-+D2,則還原性強弱為:A-?D-
D.若弱酸HA的酸性強于弱酸HB,則同濃度的鹽溶液的堿性強弱為:NaA?NaB
B.三聚氰胺的含氮量約是66.7%
C.三聚氰胺呈弱酸性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三個C=N鍵
A.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H6N6
6.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研究物質的手段和途徑越來越多,N5+、H3、O4、C60等已被發現。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H2與H3屬于同素異形體 B.O2與O4屬于同位素
C.C60是原子晶體 D.N5+離子中含有36個電子
5. 將一個剛出芽的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6塊,每塊均帶有芽眼。取6個同樣大小、質地相同的花盆,分別裝滿同樣的泥土,將每塊分別埋于6個花盆的泥土中5cm深處,按下表要求連續管理培植20天。有關該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溫度、光照、水分對馬鈴薯生長的影響
B.馬鈴薯的這種繁殖方式與酵母菌在氧氣和營養充足時的繁殖方式一樣
C.如果經過較長時間后2號長出了幼苗,預計會出現“黃化”現象。
D.5號花盆中的馬鈴薯最終死亡,原因是根系缺氧
4.下列有關生物代謝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硝化細菌和圓褐固氮菌的新陳代謝類型都是自養需氧型
B.處于對數期的細菌代謝旺盛,有大量的代謝產物積累
C.在體溫調節中,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表現為協同作用
D.只要培養基中存在乳糖,大腸桿菌就會合成乳糖酶
3.在現代生物科技的應用中,不需要進行檢測與篩選的是( )
A.對植物的離體組織進行培養,大規模培育優良品種
B.將鼠的骨髓瘤細胞與B淋巴細胞融合,制備單克隆抗體
C.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蘿卜一甘藍”
D.將抗蟲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培育具有抗蟲特性的新植株
2. 對免疫調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吞噬細胞只在非特異免疫中起作用
B.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可能成為抗原
C.人受到過敏原刺激后,都會發生過敏反應
D.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合成并分泌的
1.下列有關元素與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K在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上起決定作用
B.與正常葉相比較,植物落葉中Fe和Ca的含量基本不變
C.干擾素是“工程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初級代謝產物
D.純化的單細胞蛋白中的營養成分全是蛋白質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