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分)
浩歌的境界:宏大壯麗的生命形態,轟轟烈烈、激蕩人心。
寂寞的境界:纖小柔弱的生命形態,默默無聞、自強不息。
相同點: 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觀,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19.(4分)
運用擬人手法,寫出小生命頑強的生命力。
用鮮活生動的語言,寫出了“我”見到這些小生命時的驚喜與感動之情。
18.(4分)
美麗;纖弱,稚嫩;頑強,不怕困難;充滿活力。
17.(6分)
第二自然段:“用頹皮的小手……”句,運用擬人,寫出風的輕柔,讓“我”感受到故鄉的溫馨、親切。(舉出“搖頭擺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個去鎮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賞析,均可)
第五自然段;“莊稼在風中拔節……”句,運用排比,描繪風中動人景象,使讀者感受到風中生命的勃勃生機。(舉出“春風歸來遍地綠……”句,并指出對偶的修辭手法,進行賞析,也可)
05重慶卷
17(2分)即使在這樣的南國宅院里,也有三綱五常的專制和文人雅士的傷感。
18(4分)(1)鋪墊作用(2)對照作用
19(4分)
(1)趨同化
(2)①生活空間的一致
②生活方式的相似
③思想感情的相近
20(4分)
(1)不可以
(2)①不引用會使文章失去語言的雅趣
②不引用會使文章失去鋪墊和仿擬對象,減弱了古今對照的效果。
③不引用會減少"遺憾"的豐富內涵。
21(6分)
(1)無論是傳統舊式宅院,還是現代的高樓大廈都有它們的長處和短處。
(2)歷史是發展進步的,但在進步的同時也會留下不少遺憾。
①辨證的態度②時代的眼光③深刻的反思
07天津卷
16.(6分)
①對自然生態環境下的鄉村的熱愛。
②對給予自己溫情的故鄉的感激。
③對樸實而明曉事理的父親的敬愛。
④對鄉村純樸的風俗人情的贊美。
⑤對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15.(4分)
①說明樹的成長離不開風。
②說明萬物生長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環境。
③由樹的成長寫到父親對風的認識,豐富文章內涵。
14、(6分)
①風拂炊煙圖②風吹蓮蕩圖③風搖樹木圖
18.如果說“河的第三條岸”是“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現在樂意跟隨父親一起上船;在父親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偷”食物;當全家人都走了我還在默默地守護著父親,說“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為了追求而去,當父親接受你的提議后,我渾身戰栗,害怕極了,甚至“發瘋似的逃掉”,把父親看作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07安徽卷
17.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于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16.首先父親需要我替他送食物,我是父親的精神理解者和支持者,我還是父親理想的繼承者,所以孤獨的父親需要我。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