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分)
(1)[ ]
(2) [ ]
(3)[ ]
(4)
(5)A
B C
(4)完成該實驗設計并作出結論。
①制備酒精顯色反應的標準比色計。
②取上述裝置3組,分別標為甲、乙、丙,在B中均加入 。
③三套裝置均先持續通入氮氣5min,去除錐形瓶中的氧氣,然后 。
④培養一段時間后,分別從B中抽取樣液在酸性條件下用重絡酸鉀檢測,并與標準比色計進行對照。
你認為最可能的結論是 。
2009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試卷
生物試題答題卷
33.(9分)酵母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生物學實驗的重要材料。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酵母菌進行了以下幾組實驗,請分析回答:
(1)甲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葡萄釀酒。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要留有大約1/3的空間,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在發酵過程中,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
(2)在該裝置中,酵母菌無氧發酵,不能使發酵液的酒精濃度不斷上升,為什么?
(3)為進一步發揮酵母細胞的作用,常采用 (方法)固定化酵母細胞,其制備過程中,如果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膠珠顏色過淺,則說明 。
有人認為發酵過程中氧氣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了酒精的產量。為了探究含氧量對酒精產量的影響,乙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了實驗。
![]() |
(3)第一階段是在細胞水平上研制疫苗,那么第二和第三階段則是在______水平上研制疫苗。
32.(9分)人類在研制疫苗的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特點是接種病原微生物,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接種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第三階段研究成功了DNA疫苗。
(1)第一階段中,用于制備疫苗的病原微生物要經過減毒或滅活處理之后,才能被接種。第二階段中,具有疫苗性質的蛋白質注入甲同學機體之后,將作為 物質,刺激B淋巴細胞使之____________形成漿細胞,并產生相應的抗體。此種免疫方式為 免疫。若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同時入侵甲同學和未注射過該疫苗的乙同學體內,在免疫反應期間,測定兩人血清中的抗體含量其結果是 。蛋白質疫苗需低溫保藏,主要原因是 。
(2)第三階段的DNA疫苗預防微生物傳染病的機制如下圖所示。注射用的DNA疫苗是一種將病原體基因與__________,在 酶的作用下結合形成的 。注入的DNA疫苗進入細胞后,產生具有疫苗性質的蛋白質。
(1)若“+”表示促進作用,“一”表示抑制作用,則圖甲中a細胞為 ,①處的激素名稱為 ,作用為 (用“+”和“一”表示)。
(2)若乙圖代表縮手反射的反射弧。(X、Y、Z為神經纖維上的實驗位電,其中z為突觸間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 ,用適宜電流刺激圖中的 位點,均可產生縮手反射,該反射過程中,Z處傳遞的信號的形式為 .
②如果在Y處膜外安放如圖所示的靈敏電流表,給予X點和Y點各一個適宜強刺激,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的次數分別為 次。
③已知某種藥物可以阻斷反射活動,為探究其作用機理,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藥物放在Z點,刺激Y電,發現電流表發生偏轉,而效應器無反應。由此得出的結論是:這種藥物是通過阻斷突觸處的信號傳遞起作用的。另一同學對此實驗作了相應的補充,使之更嚴密。你認為他的補充意見應該是 。
31.(8分)下圖表示人體內兩種調節系統的部分結構或關系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研究發現,人類與黑猩猩的同源性超過了95 % ,在基因數、基因結構與功能、染色體與基因組構造上,人類與黑猩猩幾乎相同。黑猩猩的生殖細胞含有的 24 條染色體中,第 2 號染色體的長度僅是人類第 2 號染色體的一半,如果將其第 2 號染色體和第 12 號染色體融合連接在一起,長度正好等于人類第 2 號染色體的長度,結構也十分相似,如甲圖所示。
( l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導致
發生定向改變,通過隔離形成新物種。
( 2 )黑猩猩的 2 號和 12 號染色體的融合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哪種情況?____________
( 3 )如果在黑猩猩的 2 號和 12 號染色體上,分別有一對等位基因 A 和 a 、 B 和 b ,這兩對基因在黑猩猩種群中的遺傳時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若人類也有這兩對基因,這兩對基因在人群遺傳情況是否與黑猩猩一致?為什么?
。
( 4 )請根據乙圖所顯示的基因表達情況說明基因與性狀的對應關系。
(至少 2 點)。
( 5 )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不一定能在后代中全部得到表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圖是能量流經華南虎種群的示意圖,其中A表示華南虎的攝入量。那么,B、D依次表示華南虎的 、 。而要確保華南虎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領地的相關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應達到B的 倍。
(3)如何解釋當棲息地碎裂化、島嶼化時,華南虎的生存和繁殖就變得異常困難: 、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