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全球通史》寫道:“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與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實證明,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這場運動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強烈的深層次原因是
A、學生和知識分子接受了新文化運動的洗禮 B、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和推動
C、俄國十月革命對民族解放運動的鼓舞 D、巴黎和會上中國的領土權益被日本攫取
9.據《歐洲家庭史》記載,在19世紀的西歐,“父母-子女組合,看起來已是主要的家庭組群。但是當各自走出家外謀生后,所有孩子就離開父母的家”。同時,“曾是普遍現象的生產性家庭單位現今成為例外了”,“沒有生產職能的家庭便成為一種眾多的現象。”這反映了:
①工業革命引起家庭職能的變化 ②雇傭勞動制促進人口流動
③封建經濟解體,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增多 ④年輕人獨立意識增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 19世紀是工業革命的時候。是機器大生產代替手工工場,是手工工場減少,不是增多。
8.某班同學在學習巴黎公社這段歷史時,對巴黎公社產生了以下四種認識,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A.公社反映出資本主義的發展已呈下降趨勢 B.公社是當時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C.公社是各種偶然因素促成的一個特殊事件 D.公社如果建立工農聯盟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解析C 巴黎公社是一次無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9世紀晚期,當時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當時busihaole要鏟除資本主義而是要發展資本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缺乏不要的主客觀條件,失敗是必然的。巴黎公社是由普法戰爭引起的民族矛盾,接著階級矛盾激化導致的一次革命,所以是偶然因素促成的一個特殊事件。
7. 法國學者維吉爾?比諾說:“當人們翻閱18世紀法國思想家、經濟學家撰寫的作品、游記或報刊文章時,會驚訝地發現中國的名字是如此頻繁地出現,激起了那么多的贊譽之詞。”上述現象出現主要是因為
A.啟蒙思想家們關注中國的儒家文化和政治B.中國四大發明對法國大革命產生重要影響
C.西方傳教士熱衷于傳播中國文化D.中法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非常頻繁
解析A 結合時代背景18世紀,正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比較關注人文主義,而中國儒家思想主張以人文本,所以被法國思想家、經濟學家說重視。中國四大發明對法國大革命產生談不上重要影響,西方傳教士熱衷于咋中國傳播西方文化,中法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不能說非常頻繁,因為那個時候中國是很封閉的。
6.觀察以下四幅文獻圖片,它們所具有的共同點是
A.留下了豐富的晉商文化 B.影響了工商業的擴大再生產
C.使手工業缺乏市場和人才 D.不利農業經濟的商品化
解析:B 晉商做官發財之后,大興土木,把大量財富用在別處,不用在擴大再生產,當然影響了工商業的擴大再生產。留下了豐富的晉商文化是積極影響。其他兩個無關。
5.下圖為被譽為“山西紫禁城”和“華夏第一宅”的晉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面積共45000平方米。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在晉商做官發財之后,大興土木。這一現象產生的的消極影響是
4.1903年,中國《大公報》:“……憲法不立,則雖其國強盛,終滋危殆之憂,如今之俄土是;憲法茍立,則雖其國狹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憲法之與國家誠所謂不可一日或離者。”這個觀點和下列哪個派別觀點相似
A.地主階級洋務派 B.資產階級改良派 C.資產階級革命派 D.資產階級激進派
解析 B 《大公報》的文字意思是,“憲法不立,則雖其國強盛”也有危機象俄土這樣的國家,‘憲法茍立象德日那樣雖然國家小但已經打下強大的根基。加上是1903年,可以判斷主張君主立憲,所以是資產階級改良派。
3.1975年,在湖北江陵鳳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兩枚墓主人冷賢的私印。印上的“冷賢”二字分別用小篆和隸書兩種字體刻寫,墓葬的主人不可能生活在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朝 C.魏晉南北朝 D.隋唐時期
解析A 本題主要在文字小篆和隸書出現的時間上考慮。根據所學知識,小篆在春秋戰國有,但隸書是秦朝有秦隸,兩個綜合起來,不可能是A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