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帶電粒子一定帶負電 | B. | 運動的加速度逐漸增大 | ||
C. | 運動的速度逐漸減小 | D. | 粒子的電勢能逐漸減小 |
分析 通過圖象可以看到,粒子的運動軌跡向下彎曲,說明粒子受到的電場力大體向下,電場線方向不明,無法判斷粒子的電性.根據等差等勢面的疏密可以判斷電場強度的強弱,進而判斷電場力的大小;根據電場力做功情況,判斷動能和電勢能的變化.當電場力做正功時,電荷的電勢能減小,動能增大;當電場力做負功時,電荷的電勢能增大,動能減。
解答 解:A、粒子的運動軌跡向下彎曲,說明粒子受到的電場力大體向下.由于電場線的方向不能確定,所以不能確定粒子的電性,故A錯誤;
B、根據等差等勢線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可知,A點的電場強度大,故粒子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大,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帶電粒子在A點的加速度大,所以粒子的加速度減小,故B錯誤;
CD、粒子的運動軌跡向下彎曲,電場力大體向下,對粒子做正功,粒子的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則粒子的速度增大.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是電場中粒子的軌跡問題,首先要能根據軌跡的彎曲方向判斷粒子受力方向,其次根據電場線的疏密可以判斷電場強度的強弱,進而判斷電場力的大;再次判斷粒子動能和電勢能的變化要根據電場力做功情況.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frac{dn}{s}$ | B. | v=$\frac{p9vv5xb5^{2}n}{s}$ | C. | v=$\frac{πp9vv5xb5^{2}n}{s}$ | D. | v=$\frac{πp9vv5xb5^{2}n}{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水平風力大小為0.8N | |
B. | 繩子拉力大小為1.0N | |
C. | 地面受到摩擦力為0.6N | |
D. | 若水平風力變大,該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將保持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rac{1}{15}$F | B. | $\frac{2}{15}$F | C. | $\frac{8}{15}$F | D. | $\frac{16}{15}$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飛船在軌道Ⅲ的運行速率約等于$\sqrt{{g}_{0}R}$ | |
B. | 飛船在軌道Ⅰ經A處的速率小于在軌道Ⅱ經A處的速度 | |
C. | 飛船在A處重力加速度小于在B處重力加速度 | |
D. | 飛船在軌道Ⅰ、軌道Ⅱ、軌道Ⅲ上運行的周期有T1>T2>TII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最早提出用電場線描述電場的物理學家是富蘭克林 | |
B. | 場強處處為零的區域內,電勢一定處處相等 | |
C. | 電勢降落的方向一定是場強方向 | |
D. | 同一電場中等勢面分布越密的地方,電勢一定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G}{2}$ | B. | $\frac{G}{3}$ | C. | $\frac{G}{4}$ | D. | $\frac{G}{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卡文迪許最先通過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 | |
B. | 法拉第最先發現了電流能產生磁場 | |
C. | 伽利略最先指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D. | 安培最先提出了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