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實驗的目的探究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由給出的F-x圖象,可由圖象得出彈簧的勁度系數;明確實驗方法,從而得出實驗步驟.
解答 解:(1)實驗需要測彈簧的長度、形變量,故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尺
(2)為了測量彈簧的形變量;由胡克定律可知,實驗中還應測量彈簧原長、彈簧掛不同個數的鉤碼時所對應的伸長量(或與對應的長度)
(3)圖象中的斜率表示形變量,則k=$\frac{7}{(4-0.5)×1{0}^{-2}}$=200N/m;圖線不過原點說明沒有力時有了形變量,故說明彈簧有自身的重力存在;
(4)實驗中要先組裝器材,即CB,然后進行實驗,即D,最后數據處理,分析解釋表達式,最后整理儀器;即AEFG.所以先后順序為CBDAEFG;
故答案為:(1)刻度尺。2)彈簧原長、彈簧掛不同個數的鉤碼時所對應的伸長量(或對應的彈簧長度)。3)200 彈簧自身存在重力。4)CBDAEFG
點評 本題考查了胡克定律實驗,要明確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注意正確理解圖象的性質;通過親手的實驗才能更好地掌握實驗步驟.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次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U/V | 0.10 | 0.30 | 0.70 | 1.00 | 1.50 | 1.70 | 2.30 |
I/A | 0.020 | 0.060 | 0.160 | 0.220 | 0.340 | 0.460 | 0.5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rac{2s}{3}$ | B. | $\frac{s}{t}$ | C. | $\frac{{v}_{0}+{v}_{t}}{2}$ | D. | $\frac{{v}_{t}-{v}_{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兩次小球拋出時初速度之比v01:v02=1:$\sqrt{2}$ | |
B. | 兩次小球拋出時初速度之比v01:v02=1:2 | |
C. | 小球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兩次相同 | |
D. | 小球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兩次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