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質點在任意一個周期內的路程都是4倍的振幅,然后結合振動的時間即可求出;
波在t時間內傳播的距離為x=vt,根據幾何關系求得16 s內兩列波相對運動的長度,結合兩波的長度,求解.
解答 解:B波傳到18m處需要的時間為:${t}_{1}^{\;}=\frac{24-18}{v}=6s$,
A波傳到18m處需要的時間:${t}_{2}^{\;}=\frac{18-2}{v}=16s$;
質點振動的周期為$T=\frac{λ}{v}=\frac{4}{1}s=4s$,振幅A=2cm
而18m處到A、B的波程差為△x=16m-6m=10m,波程差是2.5個波長,因此18m處的質點是振動減弱的點.
在A傳到18m處時,此質點振動的時間為:t=${t}_{2}^{\;}-{t}_{1}^{\;}=10s=2.5T$,因此質點通過的路程為${s}_{1}^{\;}=2.5×4A=20cm$
A波通過18m處的質點需要的時間為${t}_{3}^{\;}=2s$,在這2s內18m處的質點因為是減弱,振幅為零,故此2s內質點在平衡位置不動
A通過后B還要繼續振動的時間${t}_{4}^{\;}=20-16-2=2s$
在這2sB波通過18m的質點振動了$\frac{T}{2}$,因為通過的路程為${s}_{2}^{\;}=2A=4cm$
因此通過的總路程為24cm
第一次波峰相遇需要的時間:${t}_{1}^{\;}=\frac{25-1}{2}=12s$
以后每隔2s$(\frac{λ}{2v}=2s)$波峰相遇一次,因此還要相遇:$n=\frac{20-12}{2}=4次$
故相遇5個波峰.
故答案為:24,5
點評 本題考查對波的疊加原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要注意波的疊加也遵守矢量的運算法則.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線速度大小關系是vA<vB<vC | |
B. | 加速度大小關系是aA>aB>aC | |
C. | 質量大小關系是mA>mB>mC | |
D. | 所受萬有引力合力的大小關系是FA>FB>F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U2/V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U1/V | 0.66 | 1.00 | 1.33 | 1.88 | 2.00 | 2.32 | 2.6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塊A的速度一直增大,加速度一直減小 | |
B. | 物塊B的速度一直增大,加速度一直增大 | |
C. | 彈簧第一次達到最長時,A、B的速度相同 | |
D. | 彈簧第一次達到最長時,A、B的加速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v1>v2 | B. | 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v1<v2 | ||
C. | 若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v1<v2 | D. | 若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v1>v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