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游標卡尺 | B.刻度尺 | C.秒表 | D.天平 |
分析 (1)根據實驗需要測量的量確定實驗器材;
(2)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要先平衡摩擦力;
(3)正確理解實驗原理,明確桶和砝碼的重力可以作為小車拉力的條件;在橫軸上有截距,說明當拉力大于0時物體的加速度等于0,即此時合力仍等于0,即沒有平衡摩擦力;圖象的彎曲是因為小車與沙子的質量不能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4)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圖象的函數表達式,然后根據圖示圖象分析答題.
解答 解:(1)“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需要用天平測量小車、砂、砂桶的質量,需要用刻度尺測出計數點間的距離,故選BD;
(2)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則應該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可以將長木板的一段墊高,撤去砂和砂桶,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故B正確;故選:B;
(3)由圖2所示圖象可知,直線沒過原點,當a=0時,F>0.也就是說當繩子上有拉力時小車沒有加速度,說明小車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實驗前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平衡摩擦力時,所墊木板太低.
從圖象上可以看出:F從0開始增加,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遠小于車的質量,慢慢的砂的質量在增加,那么在后面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就沒有遠小于車的質量呢,那么繩子的拉力與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就相差大.所以原因是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沒有遠小于車的質量.故AD正確,BC錯誤,故選AD;
(4)根據題意,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m)a,則$\frac{1}{a}$=$\frac{M}{F}$+$\frac{1}{F}$m,則$\frac{1}{a}$-m圖象的截距:b=$\frac{M}{F}$,圖象的斜率:k=$\frac{1}{F}$,解得:m=$\frac{b}{k}$,F=$\frac{1}{k}$;
故答案為:(1)BD;(2)B;(3)AD;(4)$\frac{b}{k}$;$\frac{1}{k}$.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器材、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數據處理;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圖象的函數表達式是求出小車所受合力的關鍵,要掌握應用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c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線速度 | |
B. |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 |
C. | b、c運行周期相同,且小于a的運行周期 | |
D. | 由于某種原因,a的軌道半徑緩慢減小,a的線速度將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基態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躍遷到激發態后,在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的波長一定大于或等于入射光子的波長 | |
B. | ${\;}_{90}^{234}$Th(釷)核衰變為${\;}_{91}^{234}$Pa(鏷)核時,衰變前Th核質量等于衰變后Pa核與β粒子的總質量 | |
C. | 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證明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 |
D. | 分別用紫色光和綠色光照射同一金屬表面都能發生光電效應,則用紫色光照射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大 | |
E. | 平均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因為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小于水速,所以船不能渡過此河 | |
B. | 船渡河的最短時間一定為l0 s | |
C. | 因為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小于水速,所以船不能行駛到正對岸 | |
D. | 船相對河岸的速度大小一定為10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