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非特異性免疫是通過淋巴細胞發揮作用 | |
B. | 吞噬細胞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 |
C. | 細胞直接或間接受抗原刺激可產生淋巴因子 | |
D. | T細胞可與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接觸使其裂解 |
分析 1、人體免疫系統的三大防線:
(1)第一道:皮膚、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膚、黏膜的分泌物(淚液、唾液)的殺滅作用.
(2)第二道: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殺滅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物質共同組成的免疫系統.
2、體液免疫過程:
3、細胞免疫過程:
解答 解:A、非特異性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不需要淋巴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是通過淋巴細胞發揮作用,A錯誤;
B、吞噬細胞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和特異性免疫,B正確;
C、效應T細胞不需要接受抗原刺激就能產生淋巴因子,C錯誤;
D、效應T細胞可與抗原入侵的宿主細咆接觸使其裂解,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人體免疫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識記吞噬細胞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和特異性免疫,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再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分析各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丙酮酸在線粒體基質中被分解生成C02 | |
B. | 水在葉綠體基質中被分解生成02 | |
C. | 脫氧核苷酸在細胞核中聚合成DNA | |
D. | 氨基酸在核糖體上脫水縮合形成多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研究內容 | 處理方法 | |
A |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 | 無水乙醇 |
B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 |
C | 調查某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的遺傳方式 | 選高度近視在某學校范圍內調查全體學生 |
D | 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 | 制備體積不同的多個瓊脂塊模型模擬細胞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照組中葉綠素的分解不受激素調節 | |
B. | BA的類似物可能被應用于蔬菜保鮮 | |
C. | GA可以延緩葉綠素分解,而BA沒有此作用 | |
D. | GA和BA在阻止葉綠素分解方面一定具有協同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河北石家莊第二實驗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設計試管嬰兒的問題,下列哪項不合乎道德規范( )
A.利用試管嬰兒提供骨髓造血干細胞,救治病人
B.利用設計試管嬰兒技術設計畸形胎兒,以供展覽
C.利用試管嬰兒的臍帶血
D.設計試管嬰兒,不一定非考慮他的性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有兩個肉鴨品種連城白鴨和白改鴨,羽色均為白色。研究人員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連城白鴨和白改鴨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1)F2中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約為 ,因此鴨的羽色遺傳符合 定律。
(2)研究人員假設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用符號B,b表示,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另一對等位基因促進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達(用R,r表示,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達)。根據連城白鴨喙色為黑色,而白改鴨喙色不顯現黑色推測,上述雜交親本中連城白鴨的基因型為 ,白改鴨的基因型為 ,F2中出現表現型不同于親本的灰羽,這種變異來源于 ,F2代的黑羽、灰羽鴨中雜合子的比例為 。
(3)研究人員發現F2黑羽:灰羽=1:2,他們假設R基因存在劑量效應,一個R基因表現為灰色,兩個R基因表現為黑色,為了驗證該假設,他們將F1灰羽鴨與親本中的白改鴨進行雜交,觀察統計雜交結果,并計算比例。
①若雜交結果為 ,則假設成立。
②若雜交結果為 ,則假設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對無色籽粒是顯性。現將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進行測交,后代出現有色籽粒與無色籽粒的比是1∶3,對這種雜交現象的推測不確切的是
A.測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與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無色籽粒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玉米的有、無色籽粒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
D.測交后代的無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