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對無色籽粒是顯性。現將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進行測交,后代出現有色籽粒與無色籽粒的比是1∶3,對這種雜交現象的推測不確切的是
A.測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與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無色籽粒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玉米的有、無色籽粒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
D.測交后代的無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非特異性免疫是通過淋巴細胞發揮作用 | |
B. | 吞噬細胞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 |
C. | 細胞直接或間接受抗原刺激可產生淋巴因子 | |
D. | T細胞可與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接觸使其裂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H]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呼吸過程中產生的[H]與氧結合形成水分子,釋放大量能量
B.葡萄糖在線粒體中分解成丙酮酸,生成少量[H]同時還有能量釋放
C.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富含由光能轉變而來的化學能
D.光反應產生的[H]在暗反應中還原C3同時生成一部分C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 (選修一)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生物技術實踐方面的問題:
(1)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基本操作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填序號)。
①外植體消毒 ②制備MS培養基 ③接種 ④培養 ⑤栽培 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
(2)植物組織培養中,在配制好的MS培養基中常需添加_______,除此之外,________等,也是影響植物組織培養的重要因素。
(3)PCR反應過程中除DNA模板、引物、原料和酶外,還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等條件。
(4)根據果膠酶在果汁生產中的作用的系列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①能正確表示溫度對果膠酶活性影響的曲線是______________。
②能正確表示pH對果膠酶活性影響的曲線是______________。
③在原材料有限的情況下,能正確表示相同時間內果膠酶的用量對果汁產量影響的曲線是_________。
④果汁發酵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可用________來檢驗。在酸性條件下,該試劑與酒精反應呈現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種遺傳病系譜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Ⅲ8與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B.理論上,該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C.Ⅲ7肯定有一個致病基因由Ⅰ2傳來
D.Ⅲ9和Ⅲ8婚配,后代中女孩的發病概率為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1、圖2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圖3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的變化,圖4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DNA的數量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8個DNA分子,有同源染色體;圖2所示細胞中共有0條姐妹染色單體
B.處于圖3中BC段的是圖1所示細胞;完成圖3中CD段變化的細胞分裂時期是后期
C.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如圖4中d所示的情況
D.圖4中a可對應圖3中的BC段:圖4中c對應圖3中的AB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其中a和b為物質的兩種運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由③決定
B.神經細胞膜上識別遞質的是①
C.b可表示肌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
D.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②有關,與③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豐富農業生產經驗,至今許多仍在實踐中應用。下列敘述與植物激素作用無直接關系的是
A.適時打頂去心,可促植株開花結實。(據《農桑輯要》)
B.肥田之沃,種綠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據《齊民要術》)
C.正月種白稻,五月收獲后,根茬長新稻,九月又成熟。(據《廣志》)
D.前摘未熟紅杮,每籃放木瓜兩三枚,得氣即發,澀味盡失。(據《格物粗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側光照促進生長素合成 | B. | 單側光照抑制向光側細胞生長 | ||
C. | 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 | D. | 單側光照使背光側生長素合成加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