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圖2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圖3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的變化,圖4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DNA的數量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8個DNA分子,有同源染色體;圖2所示細胞中共有0條姐妹染色單體
B.處于圖3中BC段的是圖1所示細胞;完成圖3中CD段變化的細胞分裂時期是后期
C.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如圖4中d所示的情況
D.圖4中a可對應圖3中的BC段:圖4中c對應圖3中的AB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下圖P1、P2為半透膜制成的結構,且在如圖的小室內可自由滑動。A室內溶液濃度為2mol/L,B室內溶液濃度為1.5mol/L,C室內溶液濃度為1.5mol/L,實驗開始后,P1、P2分別如何移動
A.P1向右、P2不動
B.P1向左、P2向左
C.P1向右、P2向右
D.P1向左、P2不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艾弗里完成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后,一些科學家認為“DNA可能只是在細胞表面起化學作用,形成莢膜,而不是起遺傳作用”。同時代的生物學家哈赤基斯從S型肺炎雙球菌中分離出了一種抗青霉素的突變型(記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將DNA與對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記為非抗—R)共同培養。結果發現,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轉化為抗—S型菌并能穩定遺傳。下列關于哈赤基斯實驗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A.實驗證明:細菌中一些與莢膜形成無關的性狀(如抗藥性)也會發生轉化
B.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莢膜合成的基因
C.實驗結果表明:上述對艾弗里所得結論的懷疑是錯誤的
D.非抗—R型菌轉化為抗—S型菌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對無色籽粒是顯性。現將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進行測交,后代出現有色籽粒與無色籽粒的比是1∶3,對這種雜交現象的推測不確切的是
A.測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與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無色籽粒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玉米的有、無色籽粒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
D.測交后代的無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碳酸飲料中的苯甲酸鈉類化合物可嚴重破壞人體細胞中線粒體的結構。若過度飲用碳酸飲料,下列生命活動不會受到影響的是
A.染色體的復制 B.有氧呼吸
C.脂類物質的合成 D.小腸吸收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體內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人體活細胞中氫原子的數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
C.多糖在細胞中不與其他分子相結合
D.蛋白質區別于脂質的特有元素是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與果蠅眼色有關的色素的合成受基因D控制,基因E使眼色呈紫色,基因e使眼色呈紅色,不產生色素的個體眼色為白色.兩個純合親本雜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親本中白眼雄蠅的基因型為ddXeY
B.F1中紫眼雌蠅的基因型有兩種
C.F2中白眼果蠅全為雄性
D.若F2中紅眼果蠅隨機交配,其子代中白眼果蠅占比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膜結構名稱 | 蛋白質的質量分數/% | 脂質的質量分數/% | 糖類的質量分數/% |
a | 49 | 43 | 7 |
b | 76 | 23 | 含量很少 |
c | 52 | 47 | 含量很少 |
d | 59 | 34 | 含量很少 |
A. | a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 | |
B. | c最可能是線粒體內膜 | |
C. | 大部分糖類和蛋白質或脂質結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 |
D. | a、b、c、d都屬于生物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