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植物類型 | 主要分布區域 | 昆蟲種類數 | 昆蟲密度 |
硅藻 | 低潮區(2.Om以下) | - | - |
海三棱藤草 | 中潮區(1.8~2.8m) | 47[來源:學科網 | 4只/m2 |
互花米草 | 中高潮區(1.O~3.0m) | 30 | 2.3只/m2 |
蘆葦 | 高潮區(2.6m以上) | 65 | 14.7只/m2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溴麝香草酚藍--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產物 |
B、健那綠--觀察D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C、淀粉酶和淀粉--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
D、洋蔥根尖--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甲 | 乙 | 丙 | |
單子葉植物 | 正常生長 | ||
雙子葉植物 | 正常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中曲線Ⅰ說明該種群對其棲息地的破壞程度較輕 |
B、圖中陰影部分可能引起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
C、當曲線Ⅲ趨近于零時,應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該動物種群 |
D、若圖中物種處于最高營養級,當其數量下降,且其他條件不變時,流向該營養級其他物種的能量會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培養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營養物質,則放射性先在細菌中出現,后在噬菌體中出現 |
B、曲線a~b段,細菌內正旺盛地進行噬菌體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
C、曲線b~c段所對應的時間內噬菌體共繁殖了10代 |
D、限制d~e段噬菌斑數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絕大部分細菌已經被裂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年份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龍葵 | 3.0 | 2.0 | 0.4 | 0 | 0 |
A、可以推測該區域植物的豐富度在增加 |
B、調查豚草的種群密度應該采取標志重捕法 |
C、豚草入侵,不改變該區域群落變化的速度與方向 |
D、可以推測該區域的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會減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