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
2、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過程:離體的植物組織,器官或細胞(外植體)→愈傷組織→胚狀體→植株(新植體).
原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條件:①細胞離體和適宜的外界條件(如適宜溫度、適時的光照、pH和無菌環境等);②一定的營養(無機、有機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的應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徑(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脫毒、人工種子等)、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單倍體育種、突變體的利用)、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解答 解:(1)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果酒的過程中,在變酸的酒表面觀察到的菌膜是由醋酸(桿)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2)菊花莖尖組織培養的MS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植物激素和蔗糖等有機物.
(3)接種莖尖培養若干天后,發現培養基其它部位雜菌污染比外植體周圍雜菌污染嚴重,最可能的原因是培養基滅菌不徹底.
(4)制備實驗所需的培養基時,倒平板時要待平板冷凝后,再將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防止培養皿蓋上的冷凝水落入培養基造成污染.
(5)A.劃線時,接種環采用酒精燈灼燒滅菌,A錯誤;
B.劃線分離時,不能把接種環深入到培養基中進行接種,只能在培養基表面進行劃線操作,B錯誤;
C、劃線時要將最后一區的劃線不能與第一區的劃線相連,C錯誤;
D.接種時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D正確.
(6)將含花青素的粗品經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點降至40℃)制成成品.采用該方法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干燥時溫度過高導致)花青素分解.
故答案為:
(1)醋酸菌
(2)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
(3)培養基滅菌不徹底
(4)防止培養皿蓋上的冷凝水落入培養基造成污染
(5)D
(6)避免(干燥時溫度過高導致)花青素分解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培養基的制作和微生物的接種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類不會影響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多樣性 | |
B. | 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種的形成過程 | |
C. | 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 |
D. | 一個物種的形成或絕滅,會影響到若干其他物種的進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考沖刺(3)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動、植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細胞沒有原生質層,因此不能發生滲透作用
B.動物細胞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
C.葉綠體產生的ATP可以為細胞各種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D.動、植物細胞實現細胞間信息交流都必須依賴于細胞膜表面的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2在動物細胞內是糖原,在植物細胞內是淀粉 | |
B. | 同一個體不同細胞中M3的種類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 |
C. | m3和m4之間的區別主要是五碳糖和堿基的種類不同 | |
D. | 不同的M4在結構上的區別主要是m4的連接方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