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蛋白B通過囊泡的協助分泌到細胞外 | |
B. | 受體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轉運回內質網 | |
C. | 高爾基體膜通過囊泡可轉化為內質網膜和細胞膜的一部分 | |
D. | 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分別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結構相同 |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內質網中的蛋白質運輸到高爾基體后的不同轉運過程.該過程中,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之間的蛋白質轉運都是通過囊泡運輸實現的,此過程還需要受體K的協助.
解答 解:A、蛋白B通過囊泡的轉移,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細胞外,A正確;
B、蛋白A由內質網到高爾基體再被轉運回內質網的過程中,始終需要受體K發揮作用,B正確;
C、在蛋白質轉移過程中,高爾基體形成的囊泡可以轉移給內質網和細胞膜,依靠膜融合成為內質網膜和細胞膜的一部分,C正確;
D、內質網對蛋白質進行加工,而高爾基體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的是加工、分類和包裝,因此二者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的空間結構是不同的,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內質網中的蛋白質運輸到高爾基體后的轉運過程圖,考查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細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過程,能根據圖中信息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達爾文通過實驗推測胚芽鞘尖端在單側光照下能產生某種影響傳遞到尖端下方,溫特通過實驗證明了這種影響是一種化學物質 | |
B. | 植物幼嫩葉片中的色氨酸可轉變成生長素 | |
C. | 生長素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發生效應的部位也在尖端 | |
D. | 生長素在根部的極性運輸方向為由“根尖端”運往“根近莖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c分別是高爾基體、溶酶體和內質網 | |
B. | 溶酶體的酶可以將線粒體氧化分解 | |
C. | a、b、c、d的膜結構成分是磷脂、蛋白質等 | |
D. | b與e結合成f的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結構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比如植物的根細胞就沒有 | |
B. | 植物細胞內的色素都在葉綠體內 | |
C. |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 |
D. | 細胞核雖然是雙層膜,但它不是雙層膜細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浙江卷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欲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對成年小鼠的分組及處理見下表。在適宜的實驗條件下,正常飼奍,每隔一定時間測定耗氧量(單位時間內單位體重的氧消耗量),記錄數據并統計分析。
請回答:
(1) 表中w是對丁組小鼠的處理,該處理是 。
(2) 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系,將預測的實驗結果用示意曲線表示)。
(3) 分析與討論
①合成與分泌促平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細胞位于 ,該激素經 的血液運至腺垂體發揮作用。
②通過服用放射性131I來檢測甲狀腺功能的依據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①→②→③→② | B. | ②→③→②→① | C. | ③→②→①→② | D. | ①→③→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 | B. | 胚芽鞘的向光生長 | ||
C. | 頂端優勢 | D. | 無子果實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用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離心后可檢測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 | |
B. | 實驗中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 |
C. | 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 |
D. | 在32P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上清液存在較強放射性可能是由于保溫時間過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