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葡萄糖 | B. | 脂肪 | C. | 糖類 | D. | ATP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抗體、受體、激素的特異性都與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有關 | |
B. | 胞吐現象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利用胞吐作用運輸的物質都是大分子物質 | |
C. | 糖蛋白、抗體、限制酶都是具有識別作用的物質 | |
D. | 核糖體都能參與多肽鏈的合成,其形成都與核仁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縮短了食物鏈 | B. | 延長了食物鏈 | ||
C. | 保持了原有食物鏈 | D. | 不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雙縮脲試劑、蛋白質、藍色 | B. | 蘇丹Ⅲ染液、脂肪、橘黃色 | ||
C. | 甲基綠染液、線粒體、藍綠色 | D. | 重鉻酸鉀溶液、CO2、灰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的不同性狀 | |
B. | 顯性性狀:兩個親本雜交,子一代中顯現出來的性狀 | |
C. | 雜合子:含有不同基因組成的生物個體 | |
D. |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突變是由于基因中堿基的改變而引起的生物性狀的改變 | |
B. | 發生在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不能遺傳 | |
C. | 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表現為一個基因突變成控制其他性狀的基因 | |
D. | 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被32P標記的1對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放在31P的培養液中經兩次有絲分裂后,所形成的4個細胞中,每個細胞含32P標記的染色體個數為可能是0、1、2,含有標記細胞數為2、3、4 | |
B. | 在某動物在精子形成過程中,若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則可形成染色體組成為XXY的后代 | |
C. | 二倍體動物在細胞正常分裂后期含有10條染色體,則該細胞很可能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
D. | 某二倍體正常分裂中的細胞若含有兩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級精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