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形:
圖Ⅰ:①到⑥分別是細胞液、細胞壁、細胞核、液泡膜、細胞膜、細胞質;
圖Ⅲ:A曲線表示細胞發生了滲透吸水,說明所處的環境是蒸餾水;B曲線表示細胞體積先變小后又恢復原狀,說明細胞開始時發生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所以周圍的環境是尿素溶液;C曲線表示細胞發生了質壁分離,并保持一定的狀態,此時細胞內外滲透壓達到平衡,說明細胞周圍環境為蔗糖溶液.
解答 解:(1)圖Ⅰ細胞中,1細胞液、2細胞壁、3細胞核、4液泡膜、5細胞膜、6細胞質,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其中半透的原生質層由液泡膜、細胞質、細胞膜構成.
(2)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所具備的自身結構特點是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3)若圖Ⅱ細胞的外界溶液是適宜濃度的KNO3溶液,則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會慢慢的自動復原,與該過程有關的細胞器主要有液泡和線粒體.
(4)圖Ⅲ中A曲線表示細胞發生了滲透吸水,說明所處的環境是蒸餾水;B曲線表示細胞體積先變小后又恢復原狀,說明細胞開始時發生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所以周圍的環境是尿素溶液;C曲線表示細胞發生了質壁分離,并保持一定的狀態,此時細胞內外滲透壓達到平衡,說明細胞周圍環境為蔗糖溶液.
(5)B曲線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細胞開始時因滲透失水而發生質壁分離,后由于尿素能進入細胞,使得質壁分離后的細胞因吸水而自動復原;C曲線由于 蔗糖不能進入細胞,因此質壁分離后不能發生自動復原.
故答案為:
(1)原生質層 2 4
(2)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3)液泡和線粒體
(4)A C
(5)尿素 蔗糖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現象及其原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靜息電位由-60mV變為-65mV時,需要更強刺激才能使細胞達到同等興奮程度 | |
B. | 缺氧處理20min時,給予細胞30pA強度的單個電刺激能記錄到神經沖動 | |
C. | 含氧培養液中細胞內ATP主要在線粒體合成;無氧培養液中細胞內ATP含量逐漸減少 | |
D. | 無氧培養液對細胞轉運離子產生影響,這是缺氧引起神經細胞興奮性改變的可能機制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囊泡可以由內質網向高爾基體轉運 | |
B. | 內質網既參與物質合成也參與物質運輸 | |
C. | 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細胞內的吸能反應 | |
D. | 甘油是極性分子,不能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通過細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 | 材料 | 試劑 | 現象或分析 |
A | 脂肪的鑒定 | 花生種子 | 蘇丹Ⅲ染液 | 紅色的脂肪顆粒 |
B | 葉綠體色素的分離 | 菠菜葉 | 層析液 | 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葉綠素a |
C | 探究呼吸作用類型 | 酵母菌 | 澄清石灰水 |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均產生CO2 |
D | 探究膜的透性 | 豬膀胱膜 | 蔗糖溶液 和蒸餾水 | 漏斗液面靜止后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相等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運用了類比推理法 | |
B. | 摩爾根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
C. | 艾弗里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轉化因子”的本質是DNA | |
D. | 沃森和克里克通過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分別表示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內環境的穩態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統的參與 | |
B. | c可表示滲透壓,當飲水過少,血漿滲透壓升髙導致垂體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升髙 | |
C. | 酸堿度的相對穩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緩沖物質,主要與HCO32-、HPO42-等離子有關 | |
D. | 內環境穩態是指它的理化性質保持動態平衡,其維持自身穩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