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運用了類比推理法 | |
B. | 摩爾根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
C. | 艾弗里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轉化因子”的本質是DNA | |
D. | 沃森和克里克通過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
分析 1、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結構.
2、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3、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解答 解:A、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運用了類比推理法,A正確;
B、摩爾根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正確;
C、艾弗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并沒有采用同位素標記法,C錯誤;
D、沃森和克里克通過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Na+、Cl-、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 |
B. | 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保持不變 | |
C. | 體內細胞大多需要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 |
D. | 正常人體血漿pH保持相對穩定與HCO3-、HPO42-等離子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的脂質只有磷脂 | |
B. | 有的脂質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 |
C. | 等質量的脂肪和淀粉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相等 | |
D. | 由電鏡下觀察到的細胞膜的暗-亮-暗三層結構,其中的暗層是脂質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親本的基因型是YyRr、yyRr | |
B. | F1有6種基因型 | |
C. | F1中黃色圓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YyRr | |
D. | F1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染色體只存在于生殖細胞中 | |
B. | 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爾定律 | |
C. | 兒子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 | |
D. |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抗蟲基因即使成功導入受體細胞也未必能正常表達 | |
B. | 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 |
C. | 載體質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為標記基因 | |
D. | 切割質粒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均特異性地識別6個核苷酸序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促進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進而促進根系對無機鹽離子的吸收 | |
B. | 可促進土壤微生物對腐殖質的分解,提高植株周圍的CO2濃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 |
C. | 去除田埂上的雜草,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其盡可能多地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 | |
D. | 促進硝化細菌有氧呼吸,使其盡可能多地將氮氣轉化為硝酸鹽,提高土壤肥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省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綜合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將某綠色植物放在溫度適宜的密閉容器內,如下圖1所示。先黑暗處理后置于恒定光照下并測量容器內氧氣量的變化,測量結果如圖2 。
(1)植物以葡萄糖為底物時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 。
(2)圖1中通過變換光源可研究 、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3)將多株健壯的生長狀態相同大小相似(假設干重相同)的該植株幼苗均分甲乙兩組,置于圖1的裝置中。甲組適宜光照處理,乙組黑暗處理。10小時后,甲乙植株烘干稱重,分別記為M甲、M乙。若M=M甲-M乙,則M的準確含義是 。
(4)圖2中B點時,葉肉細胞內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如果植物的呼吸速率始終不變,則在5~15 min內,該植物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氣產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mo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