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細胞分裂圖:甲圖中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沒有分裂,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乙圖中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沒有分裂,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丙圖中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分裂,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丁圖中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沒有分裂,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兩側,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1)圖中細胞有的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有的進行的是減數分裂,只有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細胞可同時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因此4個圖表示的細胞分裂過程均可出現的器官是睪丸、卵巢.
(2)甲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沒有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排在赤道板上,因此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稱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因此其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是精細胞或卵細胞或第二極體.
故答案為:
(1)睪丸、卵巢
(2)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體數目減半、沒有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排在赤道板上 精細胞或卵細胞或第二極體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的減數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變化規律,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深圳高級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甲為胰島素在血糖調節中的作用機理模式圖.圖乙為給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濃葡萄糖溶液后,測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濃度的結果.分析回答:
(1)從圖甲胰島素在血糖調節中的作用機理分析,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的作用是通過促進組織細胞
葡萄糖,進而加速細胞內葡萄糖的 來實現的。
(2)圖乙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與非肥胖者在血糖濃度及胰島素分泌量方面的變化,相同點是:血糖變化 ,不同點是:胰島素變化 。這一事實說明肥胖者胰島素調節血糖的效率 ,可見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3)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島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還高,請據圖甲中激素作用的機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的癌變過程發生了遺傳物質的改變 | |
B. | 細胞衰老過程中線粒體和細胞核的體積減小 | |
C. | 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個體生長發育 | |
D. | 癌細胞表面粘連蛋白減少,導致其無限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8 | B. | 88 | C. | 188 | D. | 2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凋亡,特定基因表達 | |
B. | 細胞分化,核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 | |
C. | 細胞癌變,細胞膜上的粘連蛋白減少 | |
D. | 老年人頭發變白是因為細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無法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解螺旋形成染色質的同時DNA分子的雙鏈也隨之解旋 | |
B. | DNA分子復制時,新合成的兩條子鏈形成一個新的DNA分子生物 | |
C. | DNA分子中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 | |
D. | 某一DNA分子片段中有30%的堿基為A,該片段中嘧啶含量為7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設置預實驗 | |
B. | 底物和酶混合前分別使其達到預設溫度 | |
C. | 底物與酶量都是固定的 | |
D. | 用斐林試劑測試產物量確定因變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