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生物科學史上一些經典實驗的“方法與結果”和“結論或觀點”,其中相匹配的是( )
選項 | 方法與結果 | 結論或觀點 |
A | 先將細菌培養在含15N的培養基中,培養多代后,再將細菌放在含14N的培養基中繁殖一代,離心后只出現中密度帶 | DNA的復制不是全保留復制 |
B | 將活的R型肺炎雙球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體內,小鼠死亡 | 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 |
C | 將天竺葵的葉片黑暗處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一段時間后用酒精脫色,分別用碘液處理,曝光組藍色,遮光組無藍色 |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
D | 單側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 | 生長素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高二第二學期期中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植物橫放,莖彎曲向上生長,根彎曲向下生長。這與重力影響生長素的分布和根、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有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A處生長素濃度比B處高,莖對生長素敏感性高,A處生長受抑制,B處生長快;因而,莖向上生長。
②D處生長素濃度比C處高,根對生長素敏感性高,D處生長受抑制,C處生長快;因而,根向下生長。
③B處生長素濃度比A處高,B處促進作用強,生長快;因而,莖向上生長。
④C處生長素濃度比D處高,C處促進作用強,生長快;因而,根向下生長。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徐州、連云港、宿遷三市高三第三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的實驗中,結果與原因分析不符的是
A.染色體的染色效果差可能是漂洗不充分
B.分裂期細胞所占比例小就是因取材時間不恰當
C.視野中出現細胞重疊現象是解離不充分
D.染色體無動態變化的原因是解離時細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右圖表示人體內部分結締組織細胞的形成過程。成纖維細胞是疏松結締組織的主要細胞成分,其形成過程未經人為調控;A細胞到單核細胞、紅細胞的幾種途徑中部分屬于人為調控過程,PU、GATA為兩種蛋白質,是細胞內的調控因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 過程①發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過程②中,染色體組數目發生倍增的時期是________。
(2) 為長期培養胚胎干細胞,需建立一種培養體系,可按過程③途徑操作。首先在培養皿底部用胚胎成纖維細胞制備飼養層,當飼養層細胞分裂生長到細胞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會停止增殖。此時,培養皿底部形成的細胞層數是________。然后將干細胞接種在飼養層上進行培養,由此推測,胚胎成纖維細胞可以分泌________物質。
(3) 圖中A、B、C、D四類細胞,有可能在骨髓中完成細胞分化的是________。
(4) 研究發現,PU和GATA可以識別基因的特定序列,由此推測,其結構更接近下列物質中的________。
① DNA聚合酶 ② DNA連接酶 ③ 逆轉錄酶 ④ 限制酶
(5) 若要使血紅細胞前體直接轉變成單核細胞,可行的人為調控措施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右圖是我國南方某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水稻、雜草、蘑菇所固定的能量總和是流經該農業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B. 建立該生態系統目的是實現系統內物質的循環再生并提高系統內的能量傳遞效率
C. 人工建立的農業生態系統和棄耕的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異
D. 植物秸稈經預處理后,需利用微生物A產生的相關酶水解并轉化成發酵所需的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DNA粗提取與鑒定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A. 酵母、菜花和豬的成熟紅細胞都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
B.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隨其溶液濃度增大而增大
C. 在溶有DNA的濾液中加入嫩肉粉,可分解其中的雜質蛋白
D. 鑒定DNA時,應將絲狀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試劑中進行沸水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牛催乳素基因用32P充分標記后導入小鼠乳腺細胞,選取僅有一條染色體上整合有單個目的基因的某個細胞,在不含32P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基因翻譯時所需tRNA與氨基酸種類數不一定相等
B. 該基因轉錄時兩條DNA鏈可同時作為模板,提高轉錄效率
C. 小鼠乳腺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含有5種堿基和8種核苷酸
D. 若體外培養的細胞連續分裂n次后,子細胞中含32P標記的細胞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4月份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產生的一種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對野生型豌豆進行誘變處理,通過發生顯性突變和隱性突變得到了兩個無豌豆素的純合突變品系(品系甲和乙,與野生型都只有一對等位基因的差異),利用突變品系和野生型進行的雜交實驗如下圖所示,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
A.野生型豌豆合成豌豆素至少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這兩對等位基因都為顯性時才能合成豌豆素
B.由實驗二可知突變品系甲發生的是顯性突變
C.實驗一的F2無豌豆素植株中存在3種純合品系
D.如將實驗二F2中的無豌豆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1/6的植株為野生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嘉興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的變異可以為進化提供原材料。下列關于變異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DNA分子復制時堿基對的缺失會引起基因的丟失
B.種群中控制某一性狀的全部等位基因的總和稱為基因庫
C.可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和生物進化的前提
D.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