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孟德爾運用類比推理法證明“遺傳因子決定生物性狀” | |
B. | 摩爾根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
C. | 沃森和克里克通過構建概念模型提出“DNA具有雙螺旋結構” | |
D. | 斯他林和貝利斯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胰腺分泌胰液是化學調節” |
分析 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
2、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3、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粘膜產生的,進入血液,由血液傳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發現過程中,沃泰默通過實驗排除了神經調節的作用,但沃泰默并未得出正確結論.最終斯他林和貝麗斯發現了促胰液素.
解答 解:A、孟德爾運用假說演繹法提出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
B、摩爾根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正確;
C、沃森和克里克通過構建物理模型提出“DNA具有雙螺旋結構”,C錯誤;
D、斯他林和貝利斯證明“胰腺分泌胰液是化學調節”的實驗,未使用同位素標記法,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了解人們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掌握不同時期不同科學家進行的遺傳實驗過程、采用的實驗方法、得出的實驗結論等知識,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④ | B. | ②④⑥ | C. | ③⑤ | D. | 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壁的形成都與高爾基體有關 | |
B. | 核膜具有流動性,沒有選擇透過性 | |
C. | 細胞中參與合成ATP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 | |
D. | 自養生物的細胞中不一定含有葉綠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種色素都分布在類囊體膜上 | |
B. | 紙層析法得到的色素帶,位于最上層的是葉黃素 | |
C. | 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種酶都分布在葉綠體基質中 | |
D. | 暗反應需要酶催化,光反應不需要酶的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培養基滅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 | |
B. | 各種微生物培養基的配方中必須包含碳源、氮源、水、無機鹽及瓊脂等成分 | |
C. | 純化培養微生物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 | |
D. | 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可以選擇培養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細胞中各種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水、蛋白質、糖類、脂質;N、H、O、C
B.蛋白質、水、脂質、糖類;C、O、H、N
C.水、蛋白質、脂質、糖類;H、O、C、N
D.蛋白質、糖類、脂質、水;O、C、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