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填空回答下列問題:
(1) 水稻雜交育種是通過品種間雜交,創造新變異類 型而選育新品種的方法。其特點是將兩個純合親本的 通過雜交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
(2) 若這兩個雜交親本各具有期望的優點,則雜交 后,F1自交能產生多種非親本類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基因通過自由組合,或者位于基因通過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進行重新組合。
(3) 假設雜交涉及n對相對性狀,每對相對性狀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間各自獨立遺傳。在完全顯 性的情況下,從理論上講,F2的表現型共有種,其中純合基因型共有 種,雜合基因型共有 種。
6. (1) 優良性狀(或優良基因) (2) 減數分裂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同源染色體 上的非等位(3) 2n 2n 3n —2n
解析:(1) 雜交育種的原理是通過基因重組 把兩個或多個優良基因(優良性狀) 集合在 一個個體身上,從而達到育種目的。(2)F1自交能產生多種非親本類型,其原因是F1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過程中,位于非同源染 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通過自由組合,或者位 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通過非姐妹 染色單體交換進行重新組合。(3) 每對等位 基因有兩種表現型,若共有n對相對性狀, 那么在完全顯性的情況下,F2的表現型共 有2×2×2……=2n種。雜合子每一對基 因自交之后會有三種基因型,純合的有兩種 (顯性純合、隱性純合) ,純合基因型共有2×2×2……=2n種,雜合基因型有3n一2n(總 基因型數一純合基因型數) 種。(4) 進行多 代自交的目的是獲得基因型純合的個體,還 要經過選擇才能選擇保留出所需的類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 產生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
A. 紅細胞易變形破裂
B. 血紅蛋白中的一個氨基酸不正常
C. 信使RNA中的一個密碼子發生了變化
D. 基因中的一個堿基對發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 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雌蜂(蜂王) 是二倍體(2N =32) ,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的雄蜂是單倍體 (N= 16) 。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蜜蜂屬于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
B. 雄蜂是單倍體,因此高度不育
C. 由于基因重組,一只雄蜂可以產生多種配子
D. 雄蜂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 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的 實踐活動,以下調查方法或結論不太合理的是()
A. 調查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病率相對較高的多基 因遺傳病,如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等
B. 調查時應分多個小組、對多個家庭進行調查,以獲 得足夠大的群體調查數據
C. 為了更加科學、準確調查該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 病率,應特別注意隨機取樣
D. 若調查結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發病率較 高,則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 (2014 •福建莆田質檢) 下列關于育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用物理因素誘變處理可提高突變率
B. 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 三倍體植物不能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D. 誘變獲得的突變體多數表現出優良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 大豆為自花授粉植物,雜交育種比較麻煩。大豆 田中偶然出現一株雄性不育(花中無花粉或花粉 敗育,但雌蕊正常) 大豆,研究者想利用該大豆通 過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出便于雜交的雄性不育高 蛋白純種。
步驟一:研究者利用該雄性不育個體作為母本與 正常大豆雜交,子一代全部表現為雄性可育,子一 代自交獲得子二代,發現子二代中雄性可育與雄 性不育之比為3 : 1. 取子二代中的雄性不育個體 作為品種甲; .
步驟二:選取表現為高蛋白(基因B控制) 的個體 連續自交選育獲得純合的高蛋白品種乙;
步驟三:選取品種甲與品種乙作為親本雜交獲 得F1。
(1) 雄性不育個體出現的原因最可能是 ,若控制雄性可育或不育的基因用A、a表示,則親 本中甲的基因型是 ,乙的基因型是 。
(2) 若步驟二中高蛋白個體中BB、Bb的比例分別為1/3和2/3,需要連續自交 代,純合子比例會超過95%。
(3) 研究者用步驟三中的F1自交獲得F2,在F2中表現為雄性不育高蛋白的個體基因型是 ;若要獲得純種丙,還需要 。
(4) 題(3) 方法所需時間較長,若想縮短育種年限,可以采用 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 下列關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自然選擇所保留的變異,對人類都是有利的
B. “生存”的“適者”,對人類都是有益的
C. 在自然選擇中,人類起著主導作用
D.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中,起主導作 用的是環境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百校聯盟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調查某大麥種群中一對相對性狀(甲、乙性狀)的頻率,發現甲、乙性狀各占50%。若分別取足夠數量的甲、乙兩種性狀的個體分別自交,發現50%乙性狀的子代表現出甲性狀,而甲性狀的子代未發現乙性狀。以下結論錯誤的是( )
A.乙性狀為顯性性狀
B.甲性狀的基因頻率高于乙性狀的基因頻率
C.乙性狀個體子代中出現甲性狀是性狀分離現象
D.該種群顯性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是不能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