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下列關于人類探索遺傳奧秘歷程中的科學實驗方法及技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孟德爾在豌豆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
B.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人體的體溫調節和水鹽平衡調節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產熱主要是肝臟和骨胳肌 |
B.食物過咸時,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尿量減少 |
C.飲水過多,細胞外液滲透壓會升高 |
D.如果體溫稍低于正常體溫,汗腺分泌汗液會減少,毛細血管會舒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免疫系統識別并清除異物、外來病原體等,實現其維持穩態的作用 |
B.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進行分裂 |
C.激素具有一定的特異性,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不同,靶細胞也一定不同 |
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滅活,故機體需源源不斷產生,以維持其含量的動態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相關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表示細胞周期,a、c段用秋水仙素處理能誘導染色體加倍 |
B.圖2中的溫度在a、b時酶分子結構改變、活性較低 |
C.圖3中bc段和de段CO2吸收量減少,C3含量下降 |
D.圖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中的曲線顯示了兩種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冬季流感襲來,醫生給年老體弱者一般采用方法②來使其獲得免疫能力 |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獲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
C.采用方法②使人體獲得抗體的過程是體液免疫 |
D.醫學上一般采用方法①進行免疫預防接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甲中4號個體為x病患者,對l、2、3、4個體進行關于x病的基因檢測,其DNA的電泳結果如下圖乙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圖乙中的d來自圖甲中的4號個體 |
B.長度為9.7單位的DNA片段含有X病基因 |
C.3號個體的基因型與l、2個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
D.3號個體與一位x病基因攜帶者結婚,生一個X病孩子的概率為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果破除細胞骨架,動物蛋白的分泌速度會明顯降低,由此可推知細胞骨架
A.是一種膜性細胞器 | B.有助于囊泡的運輸 |
C.能促進ATP的合成 | D.可作為細胞板的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應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生物新品種(產品)能提高經濟效益。有關下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連接酶,①~③過程都 |
B.若改為動物細胞工程生產單克隆抗體,其理論基礎是細胞膜的流動性和細胞的全能性 |
C.將PrG導入到細胞Ⅱ,則Ⅱ最可能是效應B細胞,效應B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
D.⑤過程需要的培養基中含植物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甲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乙圖為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核內DNA含量的變化曲線,則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假設甲圖代表的細胞處在細胞周期中,則甲圖代表的細胞相當于乙圖的cd區間 |
B.在細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結構是甲圖中的4、5,其消失時間是乙圖的de區間 |
C.在細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與消失的結構應為3,其重建時間為O~b或f~h,其余時間消失 |
D.甲圖所示結構不可能代表細菌,但細菌分裂過程中也會出現DNA復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