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如圖是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過程圖解,其中①為去雄過程,②為人工異花傳粉過程.人工異花授粉過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
解答 解:(1)豌豆為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狀態下該種植物一般都是純合子,在豌豆雜交實驗中,父本矮莖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即高莖植株是接受花粉的植株;根據圖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人工授粉.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為確保雜交實驗成功,應在要在花藥未成熟之前進行,其動作要輕、要干凈、要徹底去掉雄蕊,操作后還要套上紙袋,防止外來花粉干擾實驗.
(2)孟德爾用純合的高莖豌豆和純合的矮莖的比例在子二代表現為為3:1,這種在F2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
(3)孟德爾用F1豌豆和表現型為矮莖的豌豆測交,后代中高莖與矮莖比例為1:1,證明了他的假說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1)純合子 去雄 授粉 防止外來花粉干擾
(2)3:1 性狀分離
(3)矮莖 1:1
點評 本題結合人工異花授粉的過程圖,考查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基因分離定律及應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人工異花授粉過程,能判斷圖中各操作的明確及父本、母本的性狀;其次還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能根據題干要求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新課標3卷精編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諺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和黃雀所在的樹林中,捕食黃雀并棲息于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鷹的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
B. 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可流向生產者
C. 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
D. 鷹的遷入改變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皮膚細胞 | B. | 口腔上皮細胞 | C. | 心肌細胞 | D. | 腎臟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g、d、a | B. | f、c、b、a | C. | e、c、b、d | D. | e、g、h、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