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蛋白質變性失活都是通過破壞肽鍵來實現的 | |
B. | “Tpel”能間接改變細胞內mRNA的種類 | |
C. | 形態結構發生改變的細胞一定是癌細胞 | |
D. | 癌變前后,細胞內的基因組成相同 |
分析 1、蛋白質在高溫、過酸或過堿的條件下其空間結構會發生改變而失活.
2、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通過轉錄和翻譯過程實現的,mRNA是通過轉錄產生的.
3、細胞癌變是由細胞內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引起的.
4、細胞凋亡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是由基因控制的編程性死亡,細胞凋亡對多細胞個體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解答 解:A、蛋白質變性的原因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而肽鍵沒有破壞,A錯誤;
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Tpel”導致細胞凋亡原因應該是間接改變細胞內mRNA的種類,B正確;
C、衰老細胞、分化的細胞以及癌細胞,它們的形態結構均會發生改變,C錯誤;
D、癌變前后,細胞內的基因組成不相同,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生了基因突變,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蛋白質變性的原因、細胞凋亡的含義、細胞癌變的特點的知識,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綜合理解、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安慶八中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夏季連續兩晝夜內,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釋放量的變化曲線圖。S1~S5表示曲線與x軸圍成的面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B點和I點,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同
B.圖中DE段不是直線的原因是夜間溫度不穩定,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
C.如果S1+S3+S5>S2+S4,表明該植物在這兩晝夜內有機物的積累為負值
D.圖中S2明顯小于S4,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跳蝻的種群密度 | |
B. | 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野兔的種群密度 | |
C. | 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的種群密度 | |
D. | 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中昆蟲卵的種群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15N標記某丙氨酸,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將出現放射性,而游離的核糖體無放射性 | |
B. | 給水稻提供14CO2,則14C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3→(14CH2O) | |
C. | 給水稻提供14CO2,則其根細胞在缺氧環境有可能出現14C2H5OH | |
D. | 小白鼠吸入18O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安徽省2高一暑期返校提能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表1為一植物細胞在兩個不同的階段細胞大小的一些數據。下列各圖中,正確反應從階段I到階段II在植物細胞中發生的變化的是
長度 | 直徑 | 細胞壁厚度 | 細胞體積 | 液泡體積 | |
階段Ⅰ | 26μm | 24μm | 2μm | 12600μm3 | 600μm3 |
階段Ⅱ] | 36μm | 330μm | 2μm | 336000μm3 | 273000μm3 |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病是由顯性基因控制 | |
B. | 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
C. | 8號帶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0 | |
D. | 7號與8號再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